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胃轻瘫综合征常用药品
  • 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①用于胃、十二指肠、结肠内窥镜检查的术前准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胃、十二指肠、结肠的气钡低张造影或腹部CT扫描的术前准备,可减少或抑制胃肠道蠕动;②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胃肠道痉挛、胆绞痛、肾绞痛或胃肠道蠕动亢进等。
  • 怡瑞(1)胃轻瘫综合征,或上消化道不适,但X线、内窥镜检查阴性的症状群,特征为早饱、饭后饱胀、食量减低、胃胀、过多的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的主诉(上腹部灼痛)。(2)胃-食管反流,包括食管炎的治疗及维持治疗。(3)假性肠梗阻本品可改善蠕动不足和胃肠内容物滞留。(4)慢性便秘。
  • 妙纳1.改善下列疾病的肌紧张状态:颈肩臂综合症、肩周炎、腰痛症。2.下列疾病引起的痉挛性麻痹:脑血管障碍、痉挛性脊髓麻痹、颈部脊椎症、手术后遗症(包括脑、脊髓肿瘤)、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头部外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婴儿大脑性轻瘫、脊髓小脑变性症、脊髓血管障碍、亚急性脊髓神经病(SMON)及其他脑脊髓疾病。
  • 温胃舒胶囊 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 益动暂无相关信息
  • 盐酸地芬尼多片1.用于防治多种原因或疾病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如乘车、船、机时的晕动病等。2.用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
  • 胃溃宁片清肝和胃、制酸止痛、敛疮生肌。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胃郁热证。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吐酸嗜杂,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口干口苦。
  • 瑞健1、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暖气、腹胀、腹鸣、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的改善。 2、肠道易激惹综合症。
  • 和胃片疏肝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生新,和胃止痛。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痛腹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
  • 仲景胃灵片温中散寒,健胃止痛。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寒凝胃痛,脘腹胀满,呕吐酸水或清水。
  • 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 多酶片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 得每通助消化药。用于消化不良、胰腺疾病引起的消化障碍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替代治疗
  • 吗丁啉1 缓解由胃排空延缓、胃肠道反流、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胀闷感、腹胀、上腹疼痛、嗳气、肠胃胀气、口中带有或不带有胃内容物的胃烧灼感。 2 治疗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饮食性、放射性治疗或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
显示全部药品

胃轻瘫综合征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胃轻瘫患者应给予低脂肪、低纤维饮食,少食多餐,流质为主,以利于胃的排空。由于吸烟能减慢胃排空,应予戒烟。应尽量避免使用能延迟胃排空的药物(表)。
表 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
 药物名称
 治疗用途
 作用机理
 钾盐
 平衡电解质
 不详
 多巴胺
 抗休克缩血管药
 经多巴胺受体
L-多巴 
 帕金森病
 经多巴胺受体
 硝苯
 抗高血压心绞痛
 钙通道阻滞剂
 异丙肾上腺素
 平喘
 β-肾上腺素能
 硫糖铝
 消化性溃疡等
 粘膜保护剂
 氢氧化铝凝胶
 消化性溃疡等
 抗酸剂
 类制剂
 腹泻 
 增加平滑肌张力
 三环类化合物
 抗抑郁
 抗胆碱能
 吩噻嗪
 精神病
 抗胆碱能
 合成雌激素类
 激素治疗
 胃性激素受体

二、原发疾病的治疗
糖尿病性胃轻瘫应尽可能控制高血糖,部分患者可因高血糖得到控制而使症状改善。神经性厌食患者补充足量的热卡能改善胃排空,纠正精神障碍对于症状的完全恢复也是必要的。Malageleda等报告1例肺肿瘤切除后胃轻瘫症状消失,胃动力恢复正常。如前所述,慢性肠系膜动脉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胃轻瘫,在血管重建后能完全恢复正常。
三、促动力物
应用促动力药物是目前大多数胃轻瘫患者最有效的治疗途径。促动力物是一类能够恢复、增强和协调消化道平滑肌收缩活动,加快腔内物质转动的药物。
氨甲酰甲基胆碱能增加胃收缩频率和幅度,但核素胃排空试验证明其不能加快胃排空,故有人认为该药不属于促动力物。
目前常用的促动力物有胃复安、多潘立酮和西沙比利,这些药物能增加胃窦收缩频率和幅度,加强胃窦十二指肠收缩的协调,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胃轻瘫,能加速胃排空,改善临床症状。但是,胃复安和多潘立酮长期治疗的效果不甚理相,而西沙比利长期应用仍有较好疗效。
近年较为引起关注的是红霉素的促动力作有。红霉素作为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刺激胃肠道运动,在餐后诱导胃产生类似于消化间期MMCⅢ相,引起胃窦强大收缩,降低幽门压力,改善胃窦十二指肠收缩的协调,促进固体食物(包括较大颗粒的未消化食物)的排空。
1990年Janssens等首次采用红霉素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取得较好近期疗效。1993年Richards等首次用红霉素治疗特发性胃轻瘫,亦有良好疗效,并且证明红霉素无论是静脉注射,短期口服(4周)或长期口服(1~11个月)维持治疗,均能增加胃固体排空,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副作用。红霉素对神经性厌食、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和癌症化疗引起的胃轻瘫亦有良好疗效。
关于红霉素的用法:Camilleri主张先用3mg/kg体重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待患者能耐受进食后改为口服250mg,每日3次,一般不超过10日。能耐受红霉素的患者可持续用药数月,只要有益于症状改善且无副作用。
红霉素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大剂量尚有引起室性心动过速的报告。红霉素还能引起亚临床的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抑制,使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加重。长期应用红霉素尚需考虑诱导产生耐药菌株的问题,红霉素的衍生物EM-523和EM-574只有促动力作用而无抗菌活性,则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胃动素 Peeters等用胃动素静脉输注治疗6例严重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使胃液体和固体排空均显著加快。因此,胃动素将来能为胃轻瘫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不同作用机制的促动力物必要时可以联合应用,或者数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避免单一药物大剂量或长期应用而产生副作用和快速耐受反应。
四、手术治疗
对于少数难治性胃轻瘫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有报告对某些特发性胃轻瘫患者行胃大部切除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症状显著减轻。一些手术后胃轻瘫患者在进一步广泛胃切除和建立Roux-en-Y引流后症状显著改善。Yeung等报告一例糖尿病患者,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迷走神经切断及幽门成形术后发生难治性胃轻瘫,导致顽固性恶心、呕吐,促动力物治疗无效,而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胃造瘘插管治疗后,取得长期缓解。
五、其他疗法
胃起搏(Gastric Pacing)能使紊乱的胃电慢波节律恢复正常,从而恢复正常胃运动,有人试用于治疗手术后胃轻瘫伴胃电节律紊乱者,有一定疗效。但其技术问题及其在胃轻瘫治疗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胃轻瘫综合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