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轻瘫综合征相关症状
- 反酸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酸性物质,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苦味物质,统称为反流。 反酸所致的症状和危害可有①烧心;②食管痛;③吞咽痛;④吞咽困难;⑤呼吸道症状。
- 胃排空延缓 简介(概述):糖尿病易导致胃排空延缓。糖尿病导致的胃肠神经病变中,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主要包括:恶心、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感、嗳气、食欲不振、呕吐、上腹痛、胃潴留或因消化不良的固体食物排空障碍形成胃石等,并可导致患者的体重下降。
- 胃肠扩张与脱肛 脱肛,或称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胃肠扩张与脱肛可见于弹性假黄瘤病部分患者。
- 胃肠气胀 胃肠气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不通畅或梗阻,胃肠道的气体不能随胃肠蠕动排出体外面积聚于胃肠道内称胃肠气胀。胃肠气胀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器质性的。如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使胃肠道气胀为功能性气胀。幽门梗阻、肠梗阻引起者多为器质性气胀。常和便秘同时存在。
- 食欲异常 食物摄取受下丘脑的两个中枢调节,即腹外侧的“摄食中枢”和腹内侧的“饱食中枢”,后者在进食之后产生饱的感觉,可抑制前者的活动。脑肠肽胆囊收缩素(CCK)似乎有饱食作用,可能参与摄食行为调节。食欲异常,包括食欲缺乏、食欲亢进、食欲反常,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消化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或饮食中枢疾患所致。
-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 消化管蠕动不协调 消化管蠕动不协调:消化系统的功能就是通过消化管的蠕动和消化液的作用,将从外界摄影取的营养物质消化分解,然后吸收其营养成分并将残渣排出体外。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它具有运动功能,可接纳、磨碎和搅拌食物,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且不断向肛门方向推送,以排泄其糟粕。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胰等。它们所分泌的消化液能将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分解,变成能为体内直接利用的物质。消化管运动的基本形式是蠕动。在整体内,消化管的运动受神经(包括各种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和激素的调节。
- 无法引出moro反应 莫罗反射,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在婴儿仰躺着的时候看得最清楚。突如其来的刺激,如枪声或其他较响声音的突然出现,或者把婴儿放进小床里等等,都会引起惊跳反射。出现惊跳反射时,婴儿的双臂伸直,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头朝后仰,双腿挺直,双臂互抱。
- 胃容纳性减弱 胃容纳性减弱是胃轻瘫的动力障碍常表现。
- 胃窦动力低下 简介(概述):胃窦动力低下是胃轻瘫的临床表现。胃轻瘫综合征(Gastroparesis Syndrome)是指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群。
胃轻瘫综合征早期症状有哪些?
如有胃轻瘫的症状,尤其是餐后数小数仍呕吐大量食物,在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正常或排除机械性(器质性)梗阻后,一般可以作出胃轻瘫的初步诊断。确定诊断则需进行胃排空试验,胃内测压或胃电图检查。
胃轻瘫的动力障碍常表现为:
1.胃窦动力低下,胃排空延缓。
2.胃近端顺应性降低,使胃容纳性减弱。
3.胃近端压力减低,使胃液体排空延缓。
4.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不协调。因此,本病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延缓。常有早饱、餐后上腹饱胀以及进食后上腹不适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