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儿科

小儿注意缺陷障碍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症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两者均可表现有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存在智力落后,在语言感知觉和运动方面也存在发育迟滞。而本症患儿尽管可能存在智力结构的异常,但是通常总体智商是在正常范围,通过治疗,注意力改善以后,学习成绩能够提高,达到与其智力相当的水平。
2.抽动症(tic): 抽动症表现为身体某部位肌肉或肌群不自主的、间歇性的、快速突然而反复的收缩运动,包括发音器官的抽动,症状奇特,与本症明显不同,但是抽动症合并本症现象常见,需要注意鉴别。
3.儿童孤独症(child autism) 多数儿童孤独症患儿存在显著的多动表现,容易误诊为本症,但孤独症以语言障碍、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详细询问病史不难鉴别。
4.儿童正常范围内的多动: 正常儿童尤其是3~6岁的儿童多好动,同时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与儿童气质有关。鉴别时要注意家长和教师自身的气质或个性与儿童气质个性之间的配合状况,常见于好静的父母或教师给好动的儿童贴上类似的多动症“标签”。严格按照本症诊断标准能够避免误诊。
    5.品行障碍 这类儿童表现出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的行为,损害个人或公共利益,无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行为特点,智力正常,未发现注意缺陷,服用兴奋剂无效。
    6.精神分裂症 早期可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纪律、活动过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容易与多动症相混淆。但精神分裂症患儿会逐渐出现一些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以及情感淡漠、孤僻离群、行为怪异等,据此与多动症相鉴别。
    7.适应障碍:适应障碍的病程一般少于6 个月,且常发生于6 岁以后。特别发生在**的多动症须与适应障碍相鉴别。
    8.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患儿的首发症状是情绪问题,而多动症表现是长期持续性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多,情绪问题多呈发作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其他类似多动症症状的疾病还有:抑郁症、慢性社会环境问题引起其他行为障碍。

小儿注意缺陷障碍相关文章
小儿注意缺陷障碍常用药品
  • 己酮可可碱葡萄糖注射液

    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如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后遗症、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②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栓塞性脉管炎、腹腔部动脉血循环障碍、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③内耳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鸣及耳聋;④眼部血循环障碍如糖尿病性视网膜动脉栓塞。

  • 注射用乙胺硫脲

    用于脑外伤、缺血性脑血管病、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 米拉脱灵

    为精神兴奋药。能提高精神活动,可对抗抑郁症。作用比苯丙胺弱,毒副作用亦较少。口服易吸收,1次服药作用可维持4小时左右。在体内迅速代谢,经尿排出。t1/230分钟。主要用于轻微脑功能失调(MBD)。国内曾用于治疗MBD241例,有效223例(92.53%)。

  • 盐酸哌甲酯片

    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症,轻度脑功能失调)、发作性睡病,以及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药过量引起的昏迷。

  • 静灵口服液

    滋阴潜阳,宁神益智。用于儿童多动症,见有注意力涣散,多动多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舌质红,脉细数等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者。

  • 匹莫林片

    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轻度抑郁症及发作性睡病。也可用于遗传性过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