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儿科
小儿注意缺陷障碍相关症状
  • 不自主运动 不自主运动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无目的、不自主、不能控制的病态动作。不自主运动可出现于神经系统的任何部的病变,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及其下行纤维,基底节、脑干、小脑、脊髓、周围神经以及各部的病变都可引起。其表现多种多样,产生不自主运动主要和锥体外系的功能失调有关。临床上常见的不自主运动有:震颤、舞蹈样运动、偏身投掷症、手足徐动症、肌强直、肌阵挛、肌纤维颤动、肌痉挛等。
  • 成人多动症 人们普遍以为 ,多动症是小孩子的病 ,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 ,成年人是不会发生这种疾病的。但根据很多学者的随访观察和前瞻性研究 ,发现多动症并不是儿童专有的疾病。儿童患了多动症若不及时治疗 ,可持续到青壮年阶段 ,只不过症状表现有所不同而已 ,我们称之为“成年轻微脑功能障碍 (简称AMBD)” ,即成人多动症。成人多动症临床表现多以急躁、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为特点。这个疾病是美国医生阿诺德在 19 72年首先报道的 ,以后类似的报道相继增多 ,为此 ,美国曾召开了AMBD专题讨论会。 一般说来 ,随着年龄增长 ,患儿的多动症状可以减退 ,但仍有不安静、易激惹、冲动、易分心、注意力难于集中、学业成绩差、自尊心低、抑郁、易灰心等。约有四分之一的患儿会发生反社会行为 ,如好斗、偷窃、破坏、纵火、行凶伤人等。有人认为 ,这类患儿成年后患精神病的机会较一般人群要多。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 ,成年后可发生环境适应不良。国外学者曾报告对3 6名 17~ 24岁的多动症患者和 45名 17~ 24岁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 ,两组在年龄、性别、社会经济阶层和智商方面条件相仿。这 36名多动症研究对象 ,在 10~ 12年前都经某儿童医院精神科评定 ,确定为多动症患者。经对两组前5年的有关情况进行评定 ,多动症组发生车祸的次数较多 (平均 1. 3 0. 07), 5年内与法院打交道的次数较多 (47 32),被诊断为人格障碍的较多。多动症组对象焦虑、紧张、夸大、敌意等项目及坐立不宁的自我感觉和表现者明显较多。国内有学者也曾调查了 4所收容所 441名劳教者 ,其中 67. 12%有多动症或多动症病史。在接受劳教的人员中 ,多动症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出 9倍。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变态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 112卷第 3期报道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有关研究成果 ,专家强调指出 ,由于儿童多动症可一直延续到成年阶段 ,甚至影响终身 ,因此 ,应格外重视对这一疾病的及时诊治。
  • 注意障碍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选择性地指向某种目标。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注意障碍表现在强度.范围和持久性方面的改变。个体感到威胁,如疑有重病或认为别人要迫害他时,常表现警觉提高,注意增强。困倦、疲乏、抑郁、往往注意力涣散,难于集中。儿童多动症(MBD)由于脑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皮层觉醒不足,对皮层下行运动中枢的控制减弱,导致注意短暂、好动不停,虽智能在正常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围,但学习成绩不佳。其基本心理障碍在于注意缺陷。
  • 注意力缺乏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儿童多动综合征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小儿多动症”。本病以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及易于冲动为特征。并有不同程度学习困难,但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本病**多于女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发病与遗传、环境、产伤等有一定关系。本病绝大多数患儿到青春期逐渐好转而痊愈。本病属中医“躁动”、“健忘”、“失聪’等范畴。
  • 舞蹈样步态 简介(概述):舞蹈样步态是舞蹈病样动作的临床表现。
  • 共济失调 人体的正常运动,是在大脑皮质运动区,皮质的基底核,前庭迷路系统,深部感觉、视觉等共同参与下完成运动的平衡和协调,称为共济运动。这些结构的病变导致协调发生碍,称为共济失调。
  • 失读 失读症或称为“诵读困难症”,是指儿童在学习阅读、朗诵、书写、发音时比同龄孩子困难得多。一般患有失读症的儿童在于3至6岁之间的学龄儿童。如果有失读症的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矫正或治疗,失读症的症状可能因此而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持续至少年时期或更长时期。
  •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
  • 行为及情绪异常 当儿童表现出偏离该年龄应有的情绪、人格与社会行为,而严重影响到儿童本身的发展与学习者干扰別人的生活时称为行为与情绪异常。 行为及情绪异常的儿童分为外向性与内向姓两种。外向性者是他们不停的活动,注意力非常短暂,分心而无法学习,或者攻击性强,无法服从权威,侵略性行为多,这一类孩子在一团体中常破坏团体秩序。而内向性的儿童常具有很深的恐惧感,常感于焦虑的状态,没有安全感,无法忍受挫折或打击,有时常哭泣、忧郁或悲伤,以致无法正常的学习。此类儿童亦因不同的偏差行为强度而分为轻度与中重度等类。此种类型的极端是自闭症、小儿精神分裂症等。
  • 控制能力丧失 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 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又叫学习障碍,即同等教育机会下学习效果明显落后同龄儿童.表现在在听,说,读,写,算等能力的习得与运用上有显著的困难.
  •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老不集中很有可能是由神经衰弱引起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注意力老不集中的症状长期存在,无法自我克服的话,就应该尽快进行心理咨询,请心理医生诊断是否是神经衰弱。一旦确诊,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以免耽误病情,不利于神经衰弱的康复。
显示全部症状

小儿注意缺陷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本病是儿童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任性冲动,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好发年龄为6~14岁,**发病较多。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到青春期逐渐好转而痊愈,仅少数患儿仍留有轻重不同的多动和注意力涣散等症状。本症的诊断目前主要为临床诊断,全面分析病史、出生史、发育史和家族史。要做神经系统检查、发育检查、智力检查及行为评定等。
     1.病史:一般在幼年时期即好动,不能安静地看书和看节奏缓慢的电视。根据父母、老师的观察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过多活动和冲动性。
     2.体格检查 约50%的患儿有协调功能不良、临摹图形困难、轮替运动笨拙和两侧反射不对称以及其它“软体征”,如联带运动、强迫、舞蹈样运动、共济失调等。近来研究发现,尚有短时记忆力障碍、偏利意识等。
     3.心理测试 最常用的有韦氏智力量表(WISC)、注意/集中测试、记忆测验、学习成就测验(如WRAT和PIAT)等。某些多动综合征患儿,WISC言语智商较操作智商高10分多,注意测试分数低。Halstead—Reitan成套测验与WISC配合应用,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多帮助。
     以上所述各点仅可做辅助诊断用,因它们对多动综合征的诊断均非特异,至今仍以病史和观察为诊断的主要根据。为此,DSMⅢ-R(198年)有以下诊断标准:在同具有这种行为的同年龄大多数儿童相比,唯有频繁发作者才应符合标准。
     诊断本病应符合以下几项标准:
1.起病年龄小于6岁,症状持续存在超过半年。
2.必须有活动过多及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二者同时存在。其他常见的症状可协助诊断,如易冲动,行为鲁莽,做事不顾场合,不重视社会或学校的规范,学习困难及运动笨拙等,但这些症状不是诊断本症所必需。若连续半年,出现下列症状中的至少8个,可以确诊:
     A)经常心不在焉地摇动手、脚,不能安静坐在椅子上或坐着说话(在青春期也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B)对外界刺激很容易分心
     C)在游戏和团体活动时,没有耐心依次等待
     D)经常提问还没完,就抢着回答问题
     E)对于别人的指示,很难轻易服从(反抗行为,但非理解障碍所致)
     F)学习和玩耍时很难长久地集中注意力
     G)通常一件事还没做完又去做另一件
     H)很难安安静静地玩耍
     I)喜欢说话,喋喋不休,常常反复地自言自语
     J)在游戏或其他团队活动中总是又参与又捣乱
     K)对于在学校、家庭中的学习和活动的必需品经常丢失(例如,玩具、铅笔、本子、作业)
     L)做事不考虑后果,经常做出对身体有危害的行动(并不是为取得惊险的目的),例如走路时不好好看道。
  3.排除标准: 需排除其他行为障碍、情绪障碍或明显智力低下。
 
     多动症儿童的具体表现:
 1.活动过多 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的不宁静,经常来回奔跑,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过度喧闹,话多,不守纪律,不听命令,越是需要保持安静和遵守纪律的环境中,多动越突出,喜欢玩危险的游戏。
多动可分为持续性多动(pervasive hyperactivity)及情境性多动(situational hyperactivity),前者多动较严重,不分场合,在学校及家中表现均明显。而后者仅在某些场合(往往是学校)出现多动,而在另外场合没有多动行为。 学龄期儿童急性起病,表现为多动,常常是某些器质性疾病(如脑炎、风湿性脑病)或功能性精神病的表现。
2.注意力不集中 为本症主要表现之一,上课时不能坚持认真听老师讲授,常易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如被教室外面的脚步声、谈话声或汽车喇叭声所吸引,或观察黑板上、天花板上或课桌上的污点,做作业也不能全神贯注,做做停停,或粗心草率;做事不能坚持始终,虎头蛇尾。本病的注意缺陷主要累及高级的注意形式(“主动注意”),即选择一定目的和方向(如听课),主动将注意集中于这个方向,同时要自觉避开与目的无关的刺激(如窗外鸟叫)。患儿在注意的方向选择上以及维持注意上都有缺陷。对无关的刺激却给以过多的注意。
3.冲动行为 情绪不稳,易激动,缺乏自制力,任性,易于过度兴奋,易受外界影响,且易受挫折,好与同学争吵。
4.学习困难 虽然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必需的注意力,缺少坚持性,因而学习成绩落后。
5.神经发育障碍 持续性多动症患儿常有此表现,如精细协调动作笨拙,系鞋带扣纽扣不灵活,分辨左右困难,有时尚可伴有语言发育迟缓。

小儿注意缺陷障碍相关文章
小儿注意缺陷障碍常用药品
  • 己酮可可碱葡萄糖注射液

    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如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后遗症、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②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栓塞性脉管炎、腹腔部动脉血循环障碍、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③内耳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鸣及耳聋;④眼部血循环障碍如糖尿病性视网膜动脉栓塞。

  • 注射用乙胺硫脲

    用于脑外伤、缺血性脑血管病、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 米拉脱灵

    为精神兴奋药。能提高精神活动,可对抗抑郁症。作用比苯丙胺弱,毒副作用亦较少。口服易吸收,1次服药作用可维持4小时左右。在体内迅速代谢,经尿排出。t1/230分钟。主要用于轻微脑功能失调(MBD)。国内曾用于治疗MBD241例,有效223例(92.53%)。

  • 盐酸哌甲酯片

    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症,轻度脑功能失调)、发作性睡病,以及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药过量引起的昏迷。

  • 静灵口服液

    滋阴潜阳,宁神益智。用于儿童多动症,见有注意力涣散,多动多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舌质红,脉细数等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者。

  • 匹莫林片

    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轻度抑郁症及发作性睡病。也可用于遗传性过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