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 儿科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ITP的诊断是排除性诊断。根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以下疾病,ITP的诊断可以成立。
A.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无年龄区别,对于新生儿期出现的血小板减少应该注意排除母体ITP或者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病毒感染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可在急性病毒感染或者接种疫苗以后发生。水痘相关的ITP要特别引起注意,抗蛋白S或者抗蛋白C抗体导致个别儿童会出现复杂的凝血紊乱。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MMR)可以诱发ITP,通常发生在接受疫苗后的6周内。接受MMR6周内发展成为ITP的患儿再次接种该疫苗之前应该进行血清学检查,如果血清学结果显示患儿尚未对这3种病毒产生完全的免疫,应给予再次接种。近年来艾滋病在全球呈现扩大趋势,因此儿童HIV感染后相关ITP也应考虑。
 C.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以规律性血小板数目由低到高波动为特征,这种疾病以年轻女性多见,被认为是一种变异的慢性ITP。平均血小板的波动周期为30天左右。某些患者血小板波动情况与月经平行。造成这种周期性波动的病因不明,有认为与月经有关,也有认为此类患者体内存在克隆性T细胞介导致这种周期性血小板减少。
D.先天疾病:出血点或紫癜持续数周或数月的患儿应注意是否合并某些先天疾病。这些先天性疾病与年龄有关,临床征象类似于ITP,在年幼的患儿(出生后数周或者数月)类似的疾病有:Wiskott-Aldrich综合征,Bernard Soulier综合征以及其他的一些先天性或者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疾病。在年长儿,比较常见的有Fanconi贫血,2B型血管性血友病,严重的骨髓疾病(Down综合征,再障等)。应注意和其他的自身免疫疾病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鉴别。
2.急慢性ITP的鉴别:
    A.急性型症状:急性ITP病史多比较短暂,一般在24~48h就可以出现紫癜和瘀斑。这时的血小板计数一般在(10~20)×109/L甚至更少。皮肤及黏膜可见广泛出血点、淤斑。损伤及注射部位可见淤斑甚或血肿。口唇黏膜血泡,鼻腔出血、牙龈渗血、舌体出血。内脏出血者可有尿血、大便发黑、痰中及呕吐物混有血丝或血块。女性可有阴道出血。严重者颅内出血,可有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等。常可导致患者死亡。出血量大者,可并发失血性贫血、低血压,甚至失血性休克。
 B.慢性型症状:出血症状较急性型轻且局限。可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皮肤、黏膜出血点、淤斑,或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较少出现严重内脏出血。少数患者可有脾脏轻度肿大。月经量增多较常见,在某些患者可为唯一症状。长期慢性出血,尤其月经量增多患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10岁以上的患儿发展成为慢性ITP的概率相对高,如果患儿的血小板数目相对较高,且皮肤出血点、瘀斑等出血病史持续时间较长者应考虑慢性ITP。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文章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用药品
  • 氨肽素片

    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亦可用于银屑病。

  • 氨基己酸片

    适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 (1)前列腺、尿道、肺、肝、胰、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或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 (2)可作为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后出血或月经过多的辅助治疗。 (3)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咯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等各种出血的对症治疗,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显著;对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疗效差;对严重出血、伤口大量出血及癌肿出血等无止血作用。

  •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 血美安胶囊

    清热养阴,凉血活血。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伤阴挟瘀证,症见皮肤紫癜、齿衄、鼻衄、妇女月经过多、口渴、烦热、盗汗等。亦可用于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中医属热毒伤阴血瘀证患者。

  • 断血流片

    凉血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出血,尿血,便血,吐血,咯血,鼻衄,单纯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 升血小板胶囊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斑。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症见:全身瘀点或瘀斑,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见鼻衄,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