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原发性高血压应该如何护理?

预后
高血压病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异质性疾病,不同个体的风险因子及致病因子强度不一,不同个体一生中何时发病因人而异。同时,高血压病早期缺少临床症状,因此,很难确定一个高血压病患者病程“起点”。另一方面,高血压病自然病程或预后受其他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因此,准确描述高血压病程较困难。一般来说,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缩短15~20年,但不同个体情况各异。
临界高血压是一种不稳定的血压状态,长期随访发现,1/3将转为确诊高血压,1/3继续保持临界状态,1/3转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转为确诊高血压的预测指标是:高血压家族史,初始血压水平,体重,心率,种族等。
缓进型(良性)高血压症状隐匿,进展缓慢,病程可常达20~30年。轻度高血压为脆性高血压阶段,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血压升高,祛除上述因素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轻度高血压预后取决于血压之外的其他危险因子,不存在其他危险因子者病程较长,预后较好。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血压逐步升高,并呈持续性。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血压升高时年龄较轻,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可致劳动力减退或丧失,预后较差。死亡原因:在西方国家,心力衰竭占首位,其次是脑血管意外及尿毒症。有报道,高血压不经治疗,约50%死于冠心病或心力衰竭,33%死于脑血管意外,10%~15%肾功能衰竭。中国则以脑血管意外最多见,其次为心力衰竭及尿毒症。陶恒乐分析1947~1954年高血压主要死因,代表未广泛采用降压治疗时代的自然病史,结果表明,77.3%死于脑血管意外,21.2%死于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1.5%死于肾功能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文章
原发性高血压常用药品
  •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血管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亦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 注射用胰激肽原酶

    血管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 帝益洛

    高血压(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压药如利尿药合用)。

  • 瑞欣乐

    1. 原发性高血压:可单独用药,也可和其它降压药合用,尤其是噻嗪类利尿剂。 2. 心功能不全:轻度或中度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II或III级),合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也可用于ACEI不耐受和使用或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肼屈嗪或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心功能不全者。

  • 科素亚

    本品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氢氯噻嗪片

    1.水肿性疾病 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消除水肿。常见的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炎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治疗所致的钠、水潴留。2.高血压 可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4.肾石症 主要用于预防含钙盐成分形成的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