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传染科

恙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原体简介:
    恙虫多生活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丛林、河湖岸边、草地及农田的土壤中,其幼虫遇到鼠类等动物时,可附着于其体上叮咬吸血,如被叮咬的动物带有病原体,则幼虫受感染,病原体在幼虫体内繁殖并传给第二代幼虫,第二代幼虫叮咬人即能传播恙虫病。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气温降低,恙虫怕冷,遇有机会,便爬上人体,寻找温暖、潮湿、气味较浓之处叮咬从而造成传染。 恙虫病立克次体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杆状,大小为(0.3~0.6)μm×(0.5~1.5)μm,革兰染色呈阴性,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在涂片染色镜检中,于细胞质内,尤其是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质内,常于胞核的一侧可见呈团丛状分布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呈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繁殖一代所需时间约为8h。在多种实验动物中,小鼠最为易感,多于腹腔接种后7~9天发病,第10~15天死亡。当小鼠发病或死亡后,可于腹水、肠系膜、腹膜、肝脏、脾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涂片或印片中发现恙虫病立克次体。其中以腹膜和肠系膜印片的检出率较高。此外,还可用鸡胚卵黄囊接种后孵育的方法分离本病病原体。恙虫病立克次体还能寄生于多种培养的细胞中,如原代鼠肾细胞,原代鸡胚细胞,Hela细胞等。
恙虫病立克次体是对人具致病力的立克次体中抵抗力最弱的一种,有自然失活、裂解倾向,不易在常温下保存。它对各种消毒方法都很敏感,如在0.5%苯酚溶液中或加热至56℃,10min即死亡。于37℃,放置2h后,其感染细胞的能力即明显下降。在感染的鸡胚中,4℃可保存活力17天, -20℃可保存6周。在感染的细胞悬液中,用液氮可保存其活力1年以上。寄生于细胞内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对氯霉素、四环素类和红霉素类均极敏感,但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有抵抗力。 恙虫病立克次体较易出现遗传基因突变,因此较常出现株间抗原性与致病力的差异。人被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不同血清型之间亦有一定的交叉免疫作用。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可将恙虫病立克次体分为12个血清型,即Karp,Gilliam,Kato,TA678,TA686, TA716,TA763,THl817,Shimokoshi、Kawasaki、Kuroki和Broyong由于恙虫病立克次体较易发生基因突变,因此仍有可能陆续发现新的血清型。因为不同血清型、不同株间的抗原性与致病力可出现较大的差异,所以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也可有较大的差异。
现有资料显示,我国大陆以Gilliam血清型为主,约占50%,其余为Kato和未定型。台湾省以 Karp为主,其次为TA716、TA763和未定型。恙虫病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OXK株有交叉免疫原性,故在临床上可用患者的血清经稀释后作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协助本病诊断。
    病理简介:
    当人体被受染恙虫叮咬后,病理变化主要在血管系统,可见局灶性或广泛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肺、脑、心、肾最为显著。血管周围可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重型患者可见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及血管壁坏死、破裂。曾在患者多种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心肌 细胞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

恙虫病相关文章
恙虫病常用药品
  • 盐酸美他环素片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对此类药物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不宜用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和李斯特菌感染。4.可用于中、重度痤疮的辅助治疗。

  • 棕榈氯霉素(B型)片

    1.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为敏感菌株所致伤寒、副伤寒的选用药物,由沙门菌属感染的胃肠炎一般不宜应用本品,如病情严重,有合并败血症可能时仍可选用。 2.轻中度厌氧菌感染,如脆弱拟杆菌所致感染,尤其适用于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以控制同时存在的需氧和厌氧菌感染。 3.立克次体感染,可用于Q热、落矶山斑点热、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的治疗。

  • 棕榈氯霉素混悬液

    1.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为敏感菌株所致伤寒、副伤寒的选用药物,由沙门菌属感染的胃肠炎一般不宜应用本品,如病情严重,有合并败血症可能时仍可选用。 2.轻中度厌氧菌感染,如脆弱拟杆菌所致感染,尤其适用于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以控制同时存在的需氧和厌氧菌感染。 3.立克次体感染,可用于Q热、落矶山斑点热、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的治疗。

  • 盐酸米诺环素

    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支原体肺炎、淋巴肉芽肿、下疳、鼠疫、霍乱、布氏杆菌病(与链霉素联合应用)等。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志贺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白杆菌等敏感菌株所致的系统或局部感染也可应用。此外,对淋球菌、梅毒和雅司螺旋体、李司忒菌、梭状芽胞杆苗、炭疽杆菌、放线菌、梭杆菌所致感染。当患者不耐青霉素时,可考虑用本品(或其他四环素类)。对于链球菌的敏感菌株所致感染也可考虑用本品,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大部分菌株对本类药物耐药。此外,本品尚可用于阿米巴病的辅助治疗。适应证与四环素相同。主要用于耐其他四环素类细菌所致泌尿道、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胆囊炎、淋病及奴卡菌病等。

  • 注射用盐酸四环素

    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的重症感染患者或不能口服给药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回归热。4.布鲁菌病。5.霍乱。6.兔热病。7.鼠疫。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 紫雪

    用于热病,高热烦燥,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叶衄,尿赤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