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 传染科
微小病毒感染相关症状
  • 淋巴液流出 淋巴液:(又称淋巴) 成份与组织液相同,因是由血液经微血管所渗出来的,所以不含红血球,而且蛋白质为血液的四分一。淋巴液具有防止病原体感染的作用。一旦引起感染时,淋巴液会从毛细血管中渗出,聚集在淋巴管防止感染。
  • 胸骨压痛 多数病人胸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在胸骨下部,即相当于第四、第五肋间的胸骨部。
  • 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关节疼痛 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年龄、性别、发作部位、症状特征,一般可以归纳出软组织性、软骨性、骨性和炎症性等原因。任何原因导致的关节炎,如能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一般都能治愈或缓解。
  • 心悸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 咽痛 咽痛是咽部常见症状,主要由咽部疾病引起,也可是咽部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在咽部的表现。
  • 眼痛 眼痛常为眼病患者的一个主诉症状。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许多病变都可以引起明显的眼痛。由于疾病的不同,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其他体征才能进一步确诊。
  • 发烧 发烧(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precptic anterior hepothalamus,POAH),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热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昏迷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消瘦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昏迷、呼吸困难、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腹泻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显示全部症状

微小病毒感染早期症状有哪些?

1、血管性紫癜(vascular purpura)
(1)患者有小儿,也有。
(2)先出现于四肢,后向躯干、颈部甚至面部扩展。
(3)首先出现发热、咽痛、流涕等,48h后出现皮疹,其特征为血管性紫癜。
2、红细胞发育不全
几十年前,就有自人发现溶血性贫血患者如镰刀状细胞病前常发生发育不全危象(aplastic crisis)。典型病例冉病毒样疾病的发热和全身症状,继之出现疲乏、面色苍白和贫血, 周围血m红蛋白可降至49m/dl以下, 网织细胞缺如,但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I骨穿显矛原红细胞减少, 但其他细胞系发育正常。需输血方能纠正严重贫血症状,但多数患者一般在一周内康复, 血红蛋白升至基线水平。发育不全危象常发生于儿童, 有季节性升高和地区多发的趋势, 患者病后一般不复发。反向免疫电泳检测,24例HPVBIs抗体阳。
2、传染性红斑(E1)
EI在儿童中多发, 以突然发作的面部发红和颈笨为特征,继之出现带状斑丘疹和发热,常被称为第五病。EI可发生爆发流行, 潜伏期1~ 2周,病后一般不复发.1983年,Anderson等在苏格兰EI流行时采自患儿的36份血清经斑点法检测,HPVBi9 DNA均阴性, 但HPVBi~抗体皆阳性。加拿大和日本Ⅱ流行时进行的类似研究也表明,EI患者无病毒抗原血症, 但HPVB19 IgM抗体阳性。这提示HPVBI9感染后EI发生快, 时间在HPVBi9被清除后,IgG抗体出现前。
3、胎儿感染
虽然直认为动物流产与子宫内HPV BI9感染有 但其是否能感染人胎直到最近才找到证据。1984年2份报遭表明,死胎与HPV BI9感染有关。knott等报道1例流产胎儿发生腹水, 母、胎血HPV B19 IgM抗体阳性, 而其他病毒检测结果阴性。Brown等1984年报道1例19周胎龄的积水胎儿组织中检出了HP.VBI9 (斑点杂交法)。流产胎儿一般均有贫血、造血过度、心包和胸、腹腔有渗出液。
4、关节病
最近有人报道,急性关节痛与HPVBI9感染有关 。153例急性关节痛者中, 24例有新近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其中19例系HPVBI9感染。 目前这19例HPVBI9抗原均阴性,但12例的HPVBt9 IgM滴度高(新近感染), 7例的HPVBi9 IgM滴度低,IgG滴度高(既往感染)。这19例均系患过周围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的妇女。虽然几例病程迁延不愈或复发 , 但多数患者在2周内改善。
5、紫癜
有人报道7例HPVBt9感染者5例为儿童)表现为血管性紫癜 。其中3例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1例伴血小板减少, 认为他患有特异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7例病初血清中~,HPV, {fiHPVBt9IgM阳性, 之后数周血中出现HPVBt9IgG。但迄今HPVBt9感染引起紫癜的机制不明。
6、实验感染
Anderson等 在自愿者鼻内接种HPVBt9, 于种后1厨出现发热、倦怠和瘙痒症状。在病毒血症的第5天, 每毫升血液中可找到l0个HPVBI9 上呼吸道内也有病毒排出 种后第2周均发生了HPVB19 IgM反应, 周围血网织细胞缺乏,血红蛋白日递下降1~ 2%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轻度减低。但在3周内血液学值恢复正常。几例种后3周发生T关节炎或疹子, 伴IgG反应。这支持免疫复合物引起HPVBt9感染相关关节病的假说。

微小病毒感染相关文章
微小病毒感染常用药品
  • 双水杨酯片

    用于缓解各类疼痛,包括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及软组织炎症等中等度疼痛。

  • 萘普生片

    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胃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腱鞘炎。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

  • 丽科乐

    本品用于免疫功能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1、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 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3、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 脱氧核苷酸钠片

    用于急、慢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辅助治疗。

  • 甘露聚糖肽片

    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肿瘤治疗的辅助治疗,减轻放、化疗对造血系统的副作用和胃肠道反应。

  • 布洛芬片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 1、 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无病因治疗及控制病程的作用。 2、 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3、 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4、 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