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外科 >> 心胸外科 >> 急诊科 >> 老年病

老年人心内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培养:血培养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具有确诊的价值,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国内报道血培养的阳性率为25%~44%,国外为63%~92%。在应用抗生素前24~48h取3~5次血,每次10ml,发热时取血可提高阳性率。已用抗生素者其血标本用培养基稀释20倍,若用过青霉素加青霉素酶,用过头孢菌素高渗培养基。应常规作需氧及厌氧培养,必要时可针对某些特殊微生物作特殊培养。治疗结束前不应丢弃培养基,作为选择抗生素参考。
1.超声心动图 此已成为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能发现赘生物而使感染性心内膜炎得以确诊,此外还可提供有关瓣膜损害、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复杂并发症的信息。近年来出现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价值明显优于M型超声心动图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通过利用食管靠近心脏解剖位置的优势,使心脏结构更清晰显示。它是将超声心动图传感器置于内窥镜中,从食管内显示心脏结构,避免了经胸壁超声受胸壁和肺的干扰。Shapiro等报道了44例具有典型瓣膜赘生物的病人检查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率为33/44,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为23/44,两者有显著差别。而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检测更小的赘生物更好。但超声诊断也有其局限:①可能将瓣膜钙化、增厚、瓣叶或腱索断裂看作赘生物。②不易判别病灶是否为活动性感染,尤其是复发者。③与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不易鉴别。④超声结果正常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
2.核素检查 例如67Ga扫描可显示感染灶。近来有报道用99mTc标记的抗NCA-95抗粒细胞抗体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灶中浓聚,可作为超声心动图的辅助诊断手段,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率。
3.其他 直接测定特异性病原抗原及抗体,如免疫沉淀实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心导管造影,极少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因有导致赘生物脱落的危险,仅偶尔用于了解瓣膜的严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老年人心内膜炎相关文章
老年人心内膜炎常用药品
  • 注射用氯唑西林钠

    本品仅适用于治疗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致的混合感染。

  • 注射用氯唑西林钠

    本品仅适用于治疗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致的混合感染。

  • 乙琥威霉素干糖浆

    用于链球菌、肺炎球菌、耐药性金葡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所致的各种感染症:如败血症、肺炎、骨髓炎、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急性乳腺炎、细菌性心内膜炎、伪膜性肠炎、淋病、肾盂肾炎等。

  • 左氧氟沙星片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伤寒。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 苯酰甲硝唑混悬液

    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脓胸、肺脓肿、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妇科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皮肤软组织感染、艰难梭菌引起的抗生素相关肠炎、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牙周感染及加德纳阴道炎等。也可作为某些污染或可能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如结肠直肠择期手术等。还可用于治疗肠道及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腔阿米巴病等)、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病、贾第虫病等。

  • 硬脂酸红霉素片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2.军团菌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肺炎衣原体肺炎。5.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淋球菌感染。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9.空肠弯曲菌肠炎。10.百日咳。11.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