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妇产科 >> 产科
妊娠合并肺炎相关症状
  • 动脉导管未闭 本病较多见,占先心病总数15%,女性多见。婴儿出生后10-15小时,动脉导管即开始功能性闭合。生后2个月至1岁,绝大多数已闭。1岁以后仍未闭塞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
  • 胸痛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
  • 啰音 啰音是呼吸音以外附加的声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普天同庆为或管腔部分阻塞等病变所致;依声音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干啰音一般分为鼾音和哨笛音;湿啰音的声音有粗、中、细的不同,捻发音和细湿啰音性质很相似,有时较难鉴别。
  • 咳痰 咳痰是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凭借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支气管肌肉的收缩及咳嗽时的气流冲动,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从口腔排出的动作,咳痰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观察痰的量,色,气味,性状常可提示诊断,有时显微镜检查的发现和细菌培养的结果是呼吸系统疾病因诊断的主要依据。
  • 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反射,通过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排出体外。
  • 发烧 发烧(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precptic anterior hepothalamus,POAH),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热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昏迷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消瘦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昏迷、呼吸困难、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腹泻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显示全部症状

妊娠合并肺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症状】
1.间质性肺炎 病原体以病毒如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多见。病变部位在支气管壁、支气管周围组织和肺泡壁,炎症沿间质淋巴管蔓延,引起局限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临床表现为低热、咳嗽、肌痛和黏液性痰,体征不明显。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病原体以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多见。病变部位在细支气管、肺间质及肺泡,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咳嗽、咳泡沫黏液痰或黏液脓性痰。体征有肺中下部叩诊稍浊,听诊呼吸音低、闻及支气管肺泡音,并有湿啰音。
3.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病原体以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多见。 病变部位在支气管、肺泡、脑神经等,潜伏期1~2天,起病急,约50%患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先兆或有受凉、劳累等诱因,继之出现发热、寒战、咳嗽、胸痛、咳黏液脓性或铁锈色痰,病变广泛时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休克,有时可并发胸膜炎及心包炎。典型体征是触觉性语音震颤,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降低,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诊断】
肺炎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包括流行病史)、典型的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和呼吸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因病原体和病情不同,症状常不尽相同。孕妇若出现低热疲劳、鼻塞、轻微咳嗽等症状,不能轻易诊断上呼吸道感染而不予重症治疗。
据黄醒华在中华妇科杂志1997年08期发表的一文《妊娠合并肺炎》中提到:
妊娠合并肺炎的诊断有:
(一) 临床症状:因病原体及病情不同,症状也不尽相同。孕妇如出现低热、疲劳、鼻塞、轻咳等症状,不能轻易诊断上呼吸道感染而不予重视。此外,其他感染如灶如生殖、泌尿系统感染,有血行传播引起肺炎的可能。
(二) 胸部体征:如前面所述,各种肺炎体征不同,某些病例病情较轻,不仔细检查易漏诊,物理检查包括呼吸次数,有无紫绀、呼吸困难胸部的视、触、叩、听诊检查等。
(三) 胸部X线检查:可了解肺炎涉及部位及程度,对估计病情及病原重气道堵塞时进行气管切除手术。
(四) 监测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对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Berkowitz等报道的26例中,20例有低氧血压,18例需常压给养,2例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正压给氧。
(五) 监测胎儿有无缺氧。
(六) 严密监视新生儿有无宫内感染引起的肺炎,并及时治疗。

妊娠合并肺炎相关文章
妊娠合并肺炎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