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因:
1. 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致病。
2. 若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环境卫生差的学校、工厂、农村、托幼机构或家庭中,更容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一旦水源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3. 滥用药物注射及群体中,甲肝病毒抗体水平和查出率很高。
4. 有食用被甲型肝炎患者粪便污染的水或食物史,特别是被污染的毛蚶、蛤蜊等半熟食品,或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二)发病机制:
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然向毛细胆管,再通过胆管进人肠腔,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