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 儿科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对于儿童来说,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为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小脑炎、脑膜脑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等。在住院的IM患儿中,合并神经系统合并症者占1% ~18% 。有时患儿缺乏典型IM症状而仅仅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约30%患者可并发咽峡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3%,临床表现似一般肾炎。约6%的患者并发心肌炎。
1.脑膜脑炎是IM合并神经系统合并症中最常见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及行为异常,有的患者出现惊厥。其他表现还有共济失调、视物变形症、发音不清、面神经麻痹等。
2.溶血性贫血 发病率可为3%,多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Coombs试验阳性,冷凝集素效价增加,通常是血管外溶血。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与血小板在脾脏破坏及外周血小板破坏增加有关,部分病例有血小板抗体存在的证据。
4.再生障碍性贫血。
5.神经系统病变 表现可多种多样。脑膜脑炎型可出现头痛、发热、谵妄、精神失常甚至昏迷,或颈强直、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共济失调和僵硬等,或Bell瘫痪、横断性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多数患者并无神经系统表现,但脑脊液检查,15%患儿可有蛋白或细胞数增高,细胞数增高为单核细胞浸润引起。
6.脾破裂 一般来说,脾破裂发生在病程的2~4周,但可早至发病第3天,晚至病程2个月时。下列线索有助于IM合并脾破裂的诊断:①近期内有IM病史;②发病前有剧烈运动或轻微外伤史;③突然出现的腹痛,有时疼痛向左肩部放射(Kehr征),下腹部有触痛及反跳痛④短期内脾脏的突然增大;⑤无明确原因的急性失血性贫血伴心动过速、低血压等。通常腹部B超或CT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7.1966年Old用免疫扩散法揭示了EBV与鼻咽癌的血清学关系。此外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其他肿瘤还有恶性淋巴瘤、口腔腺体肿瘤以及胸腺瘤。
8.其他 其他少见并发症有间质性肺炎、肾小球肾炎、胰腺炎、心肌炎、心包炎等。还可能发生免疫紊乱。有报道本病患者血清学检查除可发现嗜异性抗体外,还可发现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可发生获得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Waldeyer淋巴结环淋巴组织增生可引起气道梗阻,严重者危及生命。另外还可能发生中耳炎、鼻炎、眼睑或眶周可发生水肿。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文章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用药品
  • 穿琥宁注射液

    本品有清热解毒及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 美地兰

    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立安

    本品的抗病毒作用与金刚烷胺类似,但抗病毒谱较广,抗A2型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效果均优于金刚胺。用于预防亚洲A2型流感病毒的感染,疗效优于金刚烷胺。

  • 抗病毒口服液

    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 三氮唑核苷片、病毒唑

    对流感(由流感病毒A和B引起)、腺病毒肺炎、甲型肝炎、疱疹、麻疹等有防治作用。

  • 抗病毒片

    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