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 传染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继1920年病理学家Sprunt和Evans首次描述了IM的临床特征,在1932年Paul和Bunnell在IM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嗜异性抗体,其可使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到了1964年,DNA病毒终于被发现,是Epstein,Achong和Barr从非洲Burkitt淋巴瘤患者培养的原始淋巴细胞中发现的,后来发现其它疾病也存在此病毒,所称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这种双链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又称人疱疹病毒4型。一个完整的病毒是由壳微粒(capsomere)、包膜(envelope)类核(nucleoid)、膜壳(capsid)、所组成。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得出膜壳是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外形由管状蛋白亚单位组成;类核含有病毒DNA;包膜从宿主细胞膜衍生而来,总共有三层,而且表面有放射状棘突。
EB病毒有六种抗原成分:
(1)病毒壳体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
(2)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MA)
(3)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可再分为弥散成分D和局限成分R)
(4)补体结合抗原(即可溶性抗原S)
(5)EB病毒核抗原(nuclear antigen,NA)
(6)淋巴细胞检测的膜抗原(lymphocyte detected membrane antigen,LYDMA),
这六种抗原中,除了LYDMA未测出相应的抗体,其它五种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抗体。
此外,EB病毒还有以下特点:
(1)培养与繁殖条件要求非常特殊,病毒分离非常困难
EB病毒仅在非洲淋巴瘤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白血病细胞和健康人脑细胞等培养中繁殖。
(2)脐血淋巴转换试验可以用来检查EB病毒
EB病毒能使抗体阴性者淋巴细胞或胎儿淋巴器官中的淋巴细胞转化为含有病毒颗粒母细胞系。
(3)EB病毒基因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基因组内
以细胞的DNA和EB病毒的RNA杂交试验或应用细胞DNA和3H标记的病毒DNA杂交试验,可以发现病毒基因在于宿主基因内。
(二)发病机制
到目前为止,对其发病原理并不是完全明白,但是还是可以大概知道其发病机制。
1、淋巴系统各组织和脏器受损
当病毒进入血循环从而导致毒血症时,下一步就会开始破坏淋巴系统的各组织和脏器。B细胞常常首先被攻击,因为B细胞表面具EB病毒的受体(CD21)。特别是在急性期,急性期时每100个B淋巴细胞就有1个感染病毒,而如果到了恢复期,每100万个B淋巴细胞只有1个感染病毒。病毒侵入B细胞后导致其抗原性改变,继而引起T细胞的强烈反应。而T细胞的这种反应,可以直接去对抗已经被EB病毒感染的B细胞。这样一来,淋巴系统被迫坏的程度更加严重了。
2、感染的控制
(1)在疾病早期,NK细胞、非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CTL)对控制EB病毒感染的B淋巴细胞增生播撒十分重要;
(2)疾病后期,HLA限制的CTL可以特异性的破坏病毒感染的细胞。
(3)在感染的控制中,细胞介导免疫可能较体液免疫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文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用药品
  • 盐酸四环素胶囊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 盐酸四环素片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 立安

    本品的抗病毒作用与金刚烷胺类似,但抗病毒谱较广,抗A2型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效果均优于金刚胺。用于预防亚洲A2型流感病毒的感染,疗效优于金刚烷胺。

  • 阿昔洛韦胶囊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 2.带状疱疹:服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 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皮肤病;扁平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两周为一个疗程;银痟病,尖锐湿疣等,三个月为一个疗程;2.呼吸道疾病;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两周一个疗程;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等,三个月一个疗程;4.其他:(1)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硬皮肤,红斑浪疮,溃疡病等,三个月一个疗程。(2)恶性肿瘤,肿瘤病人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一个月一个疗程。

  • 阿昔洛韦片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2.带状疱疹:服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