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五官科 >> 口腔 >> 肿瘤科
涎腺混合瘤常用药品
  •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本品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本品敏感的病原体引起的下列感染:1.败血症、菌血症。2.浅表性化脓性感染:毛囊炎、脓皮症、扁桃体炎、肩周炎、泪囊炎、牙龈炎、外阴炎、创伤感染、手术后感染等。3.深部化脓性疾病:乳腺炎、淋巴管(结)炎、颌下腺炎、骨髓炎、骨炎。4.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异型肺炎、肺部化脓症。5.痢疾、肠炎、感染性食物中毒、胆管炎、胆囊炎。6.腹膜炎。7.肾盂肾炎、肾盂炎、肾盂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宫内感染、淋病。8.中耳炎、副鼻窦炎、颌下腺炎。9.梅毒。
  • 异芳芥片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睾丸精原细胞瘤有较好的疗效。对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有效。对因骨转移的疼痛有止痛作用。
  • 雷佐生片临床上与放疗结合治疗包括卡波齐肉瘤在内的各种肉瘤,也用于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胃肠道癌、乳癌等,现已不再广泛使用。
  • 甲氨蝶呤片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 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 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 二溴卫矛醇片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乳腺癌、肾癌、淋巴瘤、黑色素瘤和头颈部癌等。也可用于软组织肉瘤、脑瘤、消化道肿瘤、卵巢和子宫癌等。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 中华灵芝宝对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呼吸系统肿瘤(肺癌、鼻咽癌、喉癌)、妇科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及血液、淋巴等多种恶性肿瘤有特效,而且对其他疑难癌种(如绒癌、横纹肌肉瘤)也有显著功效。
  • 泊瑞主要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生殖细胞瘤,白血病,对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有一定疗效。
  • 复方环磷酰胺片抗肿瘤药。主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肺癌、各种肉瘤、实体瘤及卵巢癌。
  • 抗病毒软胶囊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 了哥王片消炎,解毒。用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蜂窝组织炎。
显示全部药品

涎腺混合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手术切除。
1.手术原则 针对肿瘤易复发可恶变的特点,原则上应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内将其整块切除,切忌作肿瘤剜除手术。发生在腮腺者应行腮腺浅叶或全叶及肿物切除术,术中保留面神经;发生在小涎腺者应将包括肿瘤以外0.5cm正常组织在内整块切除;发生在腭腺者其深部应连同骨膜一并切除,如骨面粗糙变色亦应将其凿除;发生在颌下腺者应行颌下腺及肿物整块切除。
2.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法 腮腺混合瘤切除方法有两种。
(1)由前向后,先分离腮腺导管的方法:适用位于耳下的混合瘤者。
①切口:从耳屏前开始,沿耳前皮肤皱折线向下,至耳垂下转向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下绕过下颌角,沿下颌骨下缘到达咀嚼肌前缘。
②翻开皮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达腮腺筋膜表面。术前如已注入亚甲蓝,腮腺已染成蓝色,甚易辨认。向前沿腮腺筋膜表面锐剥离翻起皮瓣,翻到距离嚼肌前缘1cm处。
③寻找腮腺导管:在耳垂至鼻翼和口角中点的水平线上,此线的中1/3部即腮腺导管的位置。在导管的浅面,有上颊支越过,注意不要损伤。找到上颊支后,即可找到导管。切断后结扎导管。
④分离面神经:从上颊支的深面分离出导管。用导管牵引腮腺浅部前缘,钝性分离软组织,寻找面神经各个分支。在上颊支的平面上,在腮腺前及上缘附近找出颧支;在导管下方找出下颊支和下颌缘支,然后沿分支向后分离,逐步将腮腺组织及肿瘤掀起,直至暴露面神经总支和总干及其他分支,然后切除腮腺浅部及其肿瘤(图3)。

 
⑤冲洗创口后,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并放置橡皮引流条,局部加压包扎。
(2)由后向前,先解剖面神经总干的方法:适用于腮腺前部的混合瘤。
①切口与翻皮瓣同上法。
②暴露面神经总干:沿腮腺后缘及下缘分离,将腮腺向前向上拉开,暴露颌后凹区。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达乳突,此时常可遇到耳大神经,确定后可将其切断。暴露乳突前缘后,在胸锁乳突肌深面可见二腹肌后腹深部,有时还可触及茎突。在乳突前缘、胸锁乳突肌止端、二腹肌后腹、茎突及外耳道软骨之间,为寻找面神经的标志,此处应仔细地进行钝性分离。在面神经总干的浅面,常可见耳后动脉斜行向后越过。必要时可剪断、结扎。
③分离面神经总支及分支:暴露总干后,从腮腺深浅两部之间,仔细钝性分离腮腺组织,找到颞面及颈面两总支,分别沿总支分离腮腺组织,即可暴露面神经的各分支,直达前缘,找到腮腺导管,结扎并切断之,将腮腺浅部连同肿瘤一并切除(图4)。如混合瘤在深部,切除腮腺浅部后,尚需作深部切除术。用神经钩轻轻牵开面神经总干,再用钝分离的方法,分离腮腺深部与其周围组织,并结扎切断颞浅动脉及面后静脉。即可将肿瘤连同腮腺深部一并切除。

 
3.手术并发症
(1)暂时性面瘫:进行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时,从腮腺组织中剥离面神经不是很困难的,但可能伤及面神经,致暂时性面瘫,通常在3个月到半年内可逐渐恢复。
(2)涎瘘:少数患者术后可并发涎瘘,经加压包扎,在3周内可自行愈合。
(3)耳颞神经综合征:腮腺手术或外伤之后,在进食时耳前和颞下区出汗或潮红,颇感不适。本症与腮腺手术误伤耳颞神经有关,可能是在神经再生时,其副交感神经纤维与分布到皮肤的交感神经纤维接错愈合之故。局部应用3%莨菪碱乳剂,可收到暂时控制的效果。
4·治愈标准
(1).治愈:肿瘤全部切除,切口基本愈合。
(2).好转:手术切除不彻底,深部肿瘤有残留。
(3).未愈:未行手术治疗,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二)预后
腮腺混合瘤如采取单纯的肿瘤摘除术,复发率可高达40%~50%。作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及肿瘤切除术,复发率极少,仅占2%,亦有很多无复发的报道。进行下颌下腺混合瘤手术时如将腺体及肿瘤一并切除,也很少出现复发。

涎腺混合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