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五官科 >> 口腔 >> 肿瘤科
涎腺混合瘤相关症状
  • 结节 结节损在较斑疹,丘疹损害大且深,多向下侵入真皮深层,重者可达皮下组织。表面呈半圆形降起较光滑。炎症性结节表面发红,痛并有角痛,直径大小为0.5~5cm。晚期常有破溃,如晚期梅毒结节性皮损,皮肤结核结节均契溃结疤。结节的组织病理改变较深多在真皮深层,并可侵犯皮下脂肪层,故可伴脂膜类及血管类改变。鸸有皮真皮浅层病理改变轻微,此点斑疹、丘疹病理改变多在表皮及真皮浅层有所不同。结节根据其病因不同,可为限局性,发病不对称,数目少;也可为系统性,对称性发病,数目也较少或稀疏。结节性皮肤病一般急性全身症状较轻,起病缓,病程相对较长,如皮肤结核,梅毒、结节性红斑慢性迁延性。因此在临床上与斑疹、丘疹性皮肤疾病有所不同。结节分为炎症性及非炎症性两种。
  • 溃疡 溃疡为真皮或皮肤深层织的破坏所致的缺损,愈后有保痕,此点与糜烂不同。溃疡为继发损害,凡是皮肤损伤,感染或结节破溃达一定深度的损害可导致溃疡的发生。
  • 脓疱 脓疱(pustule)是一局限性表皮空腔隆起,内含混浊的脓液。系原发于皮肤由丘疹水疱演变而成。脓疱大小深浅不等,周围可有炎性红晕,浅脓疱干涸后变成脓痂愈后不留瘢痕,脓疱较深可形成溃疡愈后可留瘢痕。
  • 颌下腺肿大 颌下腺下是颌部的唾液腺,左右各一个。颌下腺发生病变是会引起颌下腺肿大。
显示全部症状

涎腺混合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1.腮腺混合瘤 涎腺混合瘤80%以上发生在腮腺,其中绝大部分位于腮腺浅叶,表现为腮腺区的组织膨隆,特别是耳垂、颌后区最为常见,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突起,无痛,肿物的硬度亦不一致。推之可活动,不与深部组织和皮肤粘连。有1/10发生在腮腺深叶,常表现为咽旁软组织向中线膨隆畸形,很像从软腭生长的肿瘤,体积不大时,常无症状,患者偶有咽部异物感。腮腺深层混合瘤长大后,可压迫该侧下颌骨升支,进入颌后区向外膨隆。位于腮腺深层的混合瘤,由于肿瘤生长受翼下颌韧带的限制,活动度不大,肿瘤常呈哑铃状(图2)。

 
2.下颌下腺混合瘤 则在颌下三角区域出现肿块,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推之能活动。
3.小涎腺混合瘤 可发生于口腔各部,以硬软腭交界处居多。肿瘤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多呈球形,周界清楚。多为实质性中等硬度,表面有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一般良好。而位于舌部的混合瘤移动性很差,特别是硬腭的混合瘤与骨膜粘连固定。
据报道腮腺混合瘤恶变率高达34.6%,湖南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分析腮腺混合瘤169例。恶变的有17例,恶变率为10%。
混合瘤在生长过程中如突然加快,肿瘤与深部组织及皮肤固定,界限不明显。局部发生持续性疼痛,并发面神经瘫痪,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固定。应考虑有恶性变。
混合瘤恶变常以复发为基础,其原因是:第1次手术残留下的肿瘤组织,如肿瘤包膜外有赘生的瘤组织,或另一种肿瘤结节仅以细条状组织与主瘤相连,不易发觉;由于包膜不完整,手术时种植瘤组织。混合瘤还可由于创伤,不适当的针刺,以及贴敷腐蚀物后溃烂、感染,均可加速肿瘤的发展,促成恶变。
诊断依据
1.涎腺部位之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
2.肿物小者表面光滑,大者呈结节状,质地中等偏硬,无压痛,活动(发生于腭腺者可不活动),无面瘫。
3.涎腺造影示良性占位性病变。
4.B型超声波见境界光滑的反射图像,内部回声波分布光点均匀。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涎腺造影,可作出初步诊断。通常术前不主张作活体组织检查。因切开包膜,有种植瘤细胞的危险,增加其复发率,可作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

涎腺混合瘤相关文章
涎腺混合瘤常用药品
  •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本品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本品敏感的病原体引起的下列感染:1.败血症、菌血症。2.浅表性化脓性感染:毛囊炎、脓皮症、扁桃体炎、肩周炎、泪囊炎、牙龈炎、外阴炎、创伤感染、手术后感染等。3.深部化脓性疾病:乳腺炎、淋巴管(结)炎、颌下腺炎、骨髓炎、骨炎。4.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异型肺炎、肺部化脓症。5.痢疾、肠炎、感染性食物中毒、胆管炎、胆囊炎。6.腹膜炎。7.肾盂肾炎、肾盂炎、肾盂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宫内感染、淋病。8.中耳炎、副鼻窦炎、颌下腺炎。9.梅毒。

  • 异芳芥片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睾丸精原细胞瘤有较好的疗效。对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有效。对因骨转移的疼痛有止痛作用。

  • 雷佐生片

    临床上与放疗结合治疗包括卡波齐肉瘤在内的各种肉瘤,也用于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胃肠道癌、乳癌等,现已不再广泛使用。

  • 甲氨蝶呤片

    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 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 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 二溴卫矛醇片

    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乳腺癌、肾癌、淋巴瘤、黑色素瘤和头颈部癌等。也可用于软组织肉瘤、脑瘤、消化道肿瘤、卵巢和子宫癌等。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