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缺血性肾脏病相关症状
  • 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指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者夜尿持续超过750ml。
  • 白细胞尿 白细胞尿:指新鲜离心尿液每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或者一小时新鲜尿液白细胞数超过40万或者12小时尿液中超过100万个。
  •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 年增长,我国是从1959年开始对高血压进行普查防治工作的,当时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到1979-1980年第二次高血压抽样调查时,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包括临界高血压)已增加到7.73%;1990-1991年第三次次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在十年间又有显著增长,估计当时全国至少有6000万高血压患者。另据最新统计资料,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上升到11.68%,尤其高血压继发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 水肿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若体腔中体液积聚则称为积水(hydrops),如腹腔积水(腹水)、胸腔积水(胸水)、心包积水、脑室积水、阴囊积水等。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根据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 血尿 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下有红细胞3个以上。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是血尿。
  •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ma)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显示全部症状

缺血性肾脏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症状:
高血压造成的肾脏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肾功能受损,蛋白尿大部分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少数表现为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早期肾功能受损表现为小管浓缩功能受损,表现为夜尿增多。
恶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包括镜下及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蛋白尿,尿蛋白量多低于4g/天,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尿,患者在就诊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肾外表现包括眼底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心脏受累等。
诊断:
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当确诊高血压病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或轻到中度蛋白尿,或出现肾小球功能受损(血肌酐水平增高)时,应考虑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首先应明确是否存在恶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血压急剧升高达舒张压不低于130mmHg,2)眼底病变呈现出血、渗出和/或视神经水肿。

缺血性肾脏病相关文章
缺血性肾脏病常用药品
  • 海昆肾喜胶囊

    化浊排毒。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和尿毒症早期)。症见: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身重困倦,尿少,浮肿,苔厚腻。

  • 肾炎四味片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肾益气。用于慢性肾炎。对临床症状浮肿、高血压、蛋白尿、尿红细胞及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和降低非蛋白氮、酚红排泄率有较明显的改善。

  • 奥迈必利

    用于 ①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 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③ 痛风石;④ 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 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 罗可曼

    罗可曼适用于因慢性肾衰竭引致贫血的透析病人。罗可曼适用于治疗非透析肾功能不全病者的病状性肾性贫血。

  • 肾衰宁胶囊

    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失运化,瘀浊阻滞,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粘滞及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症候者。

  • 别嘌醇片

    用于 ①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 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③ 痛风石;④ 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 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