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神经内科
急性呼吸衰竭常用药品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于治疗由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上泌尿道与下泌尿道),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和其它腹腔内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骼及关节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和其它生殖器道感染。
  • 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中枢性镇咳药。适用于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干咳。
  • 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用于呼吸衰竭。
  • 注射用盐酸多沙普仑 用于呼吸衰竭。
  •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本品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解救急性乙醇中毒:静注纳洛酮0.4~0.6mg,可使患者清醒。 (4)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静注0.2~0.4mg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 (5)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
  • 红草止鼾颗粒宣肺利咽,畅通气道。用于肺气不宣、气道阻塞所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 盐酸二甲弗林片常用于麻醉、催眠药物所引起的呼吸抑制及各种疾病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以及手术、外伤等引起的虚脱和休克。
  • 盐酸纳洛酮片纳洛酮主要用于吗啡类镇痛药药物急性中毒,解除呼吸抑制和中枢抑制症状,使昏迷患者迅速复苏。也可用于对吸毒成瘾者的催促戒断综合征的试验性诊断。此外纳洛酮也可用于酒精中毒,以解除呼吸抑制,催醒。
  • 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皮质激素),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这可包括:接受有效维持剂量的长效β-激动剂和吸入型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目前使用吸入型皮质激素治疗但仍有症状的患者 ;接受支气管扩张剂常规治疗但仍然需要吸入型皮质激素的患者。
  • 安通克干糖浆安通克-福莫特罗片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气道阻塞性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期服用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药的患者和夜间发作型的哮喘患者。
  • 奥克斯都保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气道阻塞性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期服用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药的患者和夜间发作型的哮喘患者。
  • 马布特罗本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引起气道阻塞性疾病。
  • 利太林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症,轻度脑功能失调)、发作性睡病,以及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药过量引起的昏迷
  • 利他林,利他灵,吕太灵,哌醋甲酯,哌甲酯,盐酸哌甲酯片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症,轻度脑功能失调)、发作性睡病,以及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药过量引起的昏迷。为精神兴奋药,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作用较温和。适用于呼吸衰竭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能提高精神活动,可对抗抑郁症。主要用于轻微脑功能失调(MBD)。
  • 富马酸福莫特罗片暂无相关信息
显示全部药品

急性呼吸衰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应在现场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其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维持适宜的肺泡通气量,以达到防止和缓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为病因治疗赢得时间和条件。急性发作发生失代偿性呼衰,可直接危及生命,必须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抢救。但具体措施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建立通畅的气道。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二、氧疗。是通过提高肺泡内氧分压(PaO2),增加O2弥散能力,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增加可利用的氧。氧疗一般以生理和临床的需要来调节吸入氧浓度,使动脉血氧分压达8kPa以上,或SaO2为90%以上。氧耗量增加时,如发热可增加吸入氧浓度。合理的氧疗提高了呼衰的疗效,如慢阻肺呼衰患者长期低浓度氧疗(尤在夜间)能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和延长存活时间。
三、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五、合理使用利尿剂。综上所述,在处理呼衰时,只要合理应用机械通气、给氧、利尿剂(速尿)和碱剂,鼻饲和静脉补充营养和电解质,特别在慢阻肺肺心病较长期很少进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更要注意。所以呼衰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是有原因可查的,亦是可以防治的。
(二)预后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程视原发病而定,严重者可于数小时内导致死亡,亦可持续数天到数周,演变成慢性呼吸衰竭。若原发病能治愈或自行恢复,则现代呼吸衰竭抢救技术能使大多数患儿获救,关键在于要防止抢救过程中的一系列并发症和医源性损伤,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年龄可影响病程,婴儿呼吸衰竭常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或导致死亡,年长儿通常不致发展到呼吸衰竭地步,一旦发生,则治疗较难,且所需时间常比婴儿长。开始抢救的时间对病程长短也有重要影响,并直接影响预后。错过时机的过晚抢救,会造成被动局面,大大延长治疗时间,甚至造成脑、肾、心等重要生命器官的不可逆损害。
呼吸衰竭的预后与血气和酸碱平衡的改变有密切关系。经28例血氧分压<4.66kPa(36mmHg)和202例pH值<7.20的危重患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危重低氧血症多见于新生儿(52.6%)和婴儿(44.9%),1岁以上小儿仅占2.5%。危重低氧血症的病死率高达41%,危重低氧血症发生后24h内死亡的病例占死亡总人数的53%,可见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急性呼吸衰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