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病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相关症状
  • 环状肉芽肿 环状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炎症性皮肤损害,发生于真皮或皮下组织,以环状丘疹或结节性皮损为特征。
  • 皮肤粗糙 皮肤粗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汗水与脂肪所形成的脂肪膜被破坏。皮肤粗糙又可分两类,一是因为体质原因,这多数发生在干性皮肤身上,是因为干性皮肤的汗腺与皮脂腺的分泌一向就比较少的缘故。同时在干燥的寒冬或者阳光直射的盛夏都会使皮肤粗糙;此外,营养不良也是皮肤粗糙的原因,尤其是在缺乏维他命B2、B6的时候,皮肤最容易粗糙。另外一个是因为炎症。这是由于选择不适当的化妆品和药品的原因,同时空气中经常漂浮的花粉或者过敏源,也可能会引起过敏而导致皮肤粗糙。
  • 膨胀性萎缩纹 萎缩纹(striae atrophicae)又称膨胀纹(striae distensae),白线(lineae albicantens),发生于妊娠时期称妊娠纹(striae gravidarum),系真皮弹力纤维断裂变性,皮肤过伸而出现的萎缩变化。中医认为本病是先天禀赋不足或气血失和致皮肤失养所致。萎缩纹指因肥胖,妊娠,水肿等原因使皮肤弹性纤维断裂而形成条索状皮肤萎缩。诊断要点: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春期,青年人体重增加过快及妊娠妇女。早期皮损为条状淡红色纹,稍隆起。陈旧者呈白色萎缩纹。无自觉症状。根据不同情况发生于没部位,孕女生于腹部。青春期,发生的常见于股内侧,臀部及后腰部。由于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而发生的则见于腋部,腹股沟等皱褶处。
  • 丘疹 丘疹(papule)为一限局性隆起皮肤表面的实质性损害。视诊可看到,触诊可触及丘状损害,一般范围较小其直径通常在1cm以内。若丘疹扩大或丘疹互相融合成扁平隆起呈片状则称为斑块。丘疹多为圆形、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丘疹的顶部可以是尖的呈锥形,圆的呈半球形,扁平形或中间凹陷如脐窝。颜色可以是红色如银屑病、紫红色植扁平苔薛黄色(黄色瘤)白色(萎缩性硬化性苔舞)褐色(色素病)等。丘疹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或毛囊、汗腺的部位。存在时间可长可短,数目可多可少,可柔软或坚硬,表面光滑或粗糙,可呈乳头状或表面覆以鳞屑。可散在分布,群集分布,可局限性或全身性或对称性。自觉症状轻重不同,如症痒等或无任何自觉症状。若损害介于丘疹与斑疹之间表面扁平稍隆起则称为斑丘疹。丘疹顶端上有水疮或脓疤则称为丘疤疹或脓疮丘疹。
  • 进行性肉芽性溃疡坏死 可见于恶性肉芽肿,恶性肉芽肿又称坏死性肉芽肿,是一少见的进行性坏死性溃疡,破坏性甚于恶性肿瘤。
  • 斑疹 斑疹(macule)是皮肤病症状中最常见的原发损害之一。引起的原因比较复杂,形态多种多样,分布部位各有特点,如是否为系统性对称性,还是局部性非对称性;是暴露部位,还是覆盖部位;是四肢伸侧还是屈侧。皮疹是否侵犯就膜系统,如麻疹的口腔颊或膜的 Kkplik斑;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球结膜Bitot斑。疹型间也各有特点,如麻疹样药疹,其疹间皮肤常有浮肿现象;而感染性麻疹其疹间皮肤多正常。同样是玫瑰疹样斑疹,在玫瑰糠疹中表现为疏散分布躯干及四肢近端。疹型为长椭圆形长轴与皮肤纹理一致,中心有糠批样屑。而二期梅毒玫瑰疹样斑疹多为圆形,散在分布躯干、四肢,特别侵犯手足掌心,且皮疹不痒为其特点。银屑病的红斑鳞屑为云母状银白屑成层脱落;而单纯批糠疹的鳞屑则呈糠批样屑。通过细致的观察,检查疹形特点、分布情况,再结合病史总结分析可作出正确诊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斑疹的组织病理变化比较浅,一般仅侵犯表皮及真皮浅层乳头层,故损害不隆起,触之无明显浸润,只有颜色改变。但斑疹的组织病理象也各具有特点。如过敏性紫癫的病理为真皮浅层细小血管出现白细胞碎裂性脉管炎、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为其特点。因此结合病史。症状、组织病理、实验室检查等构成较全面完整的诊断,但最基础的诊断仍以病史及症状检查为最重要。
  • 全身弥漫性潮红 全身弥漫性潮红是指以全身多处皮肤的潮红、水肿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类症状。全身弥漫性潮红是红皮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 皮肤丰满度丧失 由于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造成皮下脂肪减少,皮肤老化使皮肤厚度变薄及弹力纤维变性,从而导致皮肤丰满度丧失。皮肤萎缩病多见于壮老年,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于面、躯干与四肢。皮肤为弥漫性潮红、水肿,有毛细血管扩张,有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由于皮肤萎缩,皮肤显得干燥,有糠秕状鳞屑,皮肤呈香 烟纸状变薄。本病见于皮肌炎的病人,呈现皮肤异色症样,称皮肤异色症性皮肌炎,多见于儿童。它也可能是蕈样肉芽肿的前期,进一步发展即表现为蕈样肉芽中。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也叫斑萎缩:早期损害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不规则性的淡红色斑片,以后逐渐萎缩,呈皮色或者青白色、暗红色,微凹或凸起,表面起皱,手感不硬.与硬皮病的先硬化后萎缩不同,无痛痒感。早期可无任何感觉,一般影响到外观美感才就医,少数可造成肢体致残。中青年多见,女性尤其突出。
  • 结节 结节损在较斑疹,丘疹损害大且深,多向下侵入真皮深层,重者可达皮下组织。表面呈半圆形降起较光滑。炎症性结节表面发红,痛并有角痛,直径大小为0.5~5cm。晚期常有破溃,如晚期梅毒结节性皮损,皮肤结核结节均契溃结疤。结节的组织病理改变较深多在真皮深层,并可侵犯皮下脂肪层,故可伴脂膜类及血管类改变。鸸有皮真皮浅层病理改变轻微,此点斑疹、丘疹病理改变多在表皮及真皮浅层有所不同。结节根据其病因不同,可为限局性,发病不对称,数目少;也可为系统性,对称性发病,数目也较少或稀疏。结节性皮肤病一般急性全身症状较轻,起病缓,病程相对较长,如皮肤结核,梅毒、结节性红斑慢性迁延性。因此在临床上与斑疹、丘疹性皮肤疾病有所不同。结节分为炎症性及非炎症性两种。
  • 颈部皱纹多 颈部肌肤十分细薄而脆弱,颈部前面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的数量只有面部的三分之一,皮脂分泌较少,难以保持水分,更容易干燥,所以很易产生皱纹。颈部的皱纹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初期老化的皱纹,十几岁时便开始出现,这种皱纹通常不明显。另一种皱纹则是受紫外线的影响,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深,这种皱纹可能非常明显。
  • 皮肤肉芽肿 皮肤淋巴肉芽肿病(cutis lymphogranulomatosis)大多数报告的皮肤霍奇金病,实际上是A型淋巴瘤样丘疹病。同义名Hodgkin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odgkin肉芽肿(Hodgkin granuloma),Hodgkin副肉芽肿(Hodgkin paragranuloma),Hodgkin肉瘤(Hodgkin sarcoma),恶性淋巴肉芽肿病(lymphogranulomatosis maligna)。本病是ML的一种,具有特殊的瘤巨细胞(Reed-Sternberg细胞,简称R-S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 此二病有相当多的重叠表现。淋巴瘤样丘疹病的A型细胞与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有共同的免疫表型标志。淋巴瘤样丘疹病可见于患霍奇金病的患者。原发性皮肤霍奇金病而无淋巴结受累者很难证实而且是十分罕见的。
显示全部症状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早期症状有哪些?

起病隐匿。皮肤损害好发于腋窝和腹股沟,少见于前胸、肋部、前臂、股、足、下颏和背部。我国报告的3例,1例发生于掌部,可影响功能,1例见于麻风菌素皮肤试验以后,1例在足部撞伤后发生。皮肤损害初起为淡红至紫色斑疹、丘疹和斑块,表面发亮,常失去皮纹,具有少量鳞屑,可见明显毛细血管扩张,边界清楚,质地坚实,少数可破溃,以后中央萎缩,变软,松弛下垂,起皱。明显萎缩时皮下血管变得明显。报告20例中7例(35%)认为是与霍奇金病(HD)的皮肤和(或)淋巴结损害相关。另3例(15%)发展成系统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皮损为大片浸润性红色斑块伴皮肤异色症,可持续多年,由于在发病过程中整个真皮内弹力纤维松解,致皮肤萎缩松弛呈悬垂皱褶状,可见于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
本病真皮内见弥漫性吞噬淋巴细胞的多核巨细胞浸润、轻度异形淋巴细胞、亲表皮性和Pautrier微脓肿聚集以及广泛的弹性纤维的破坏,具有诊断性。有时需与下列疾病鉴别:①肉芽肿性MF:无特殊好发部位,皮损不松弛,病变呈灶性,巨细胞核一般5~10个,不如GSS,巨细胞核可达40个以上。弹性纤维只是局部消失。②肉芽肿性皮肤病:如结节病、网状组织细胞瘤和(或)多中心网状细胞增生病,以及环状肉芽肿甚至感染性皮肤病等,结合临床表现不难区别。③后天性皮肤松弛:皮肤损害的边界较不清楚,早期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弹性纤维呈片段或颗粒状改变。④斑状萎缩;损害处指压后可向外呈袋状。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相关文章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常用药品
  • 醋酸地塞米松软膏

    主要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局限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 雷佐生片

    临床上与放疗结合治疗包括卡波齐肉瘤在内的各种肉瘤,也用于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胃肠道癌、乳癌等,现已不再广泛使用。

  • 甲氨蝶呤片

    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 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 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 乌拉莫司汀

    用于谩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性自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对翟奇金病、网状细胞瘤用小剂量可以维持较长的缓解期。还用于章样真菌病、具住红细胞增多症和血小板增多症。

  • 拉司太特胶囊

    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睾丸肿瘤、膀胱癌、绒癌等。

  • 泊瑞

    主要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生殖细胞瘤,白血病,对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