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发色淡而呈棕色 苯丙酮尿症患者由于酪氨酸酶受抑,使黑色素合成减少,故患儿毛发色淡而呈棕色。苯丙酮尿症(phenyl ketonuria,PKU)是由于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或活性减低而导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在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疾病中比较常见。
- 斑疹 斑疹(macule)是皮肤病症状中最常见的原发损害之一。引起的原因比较复杂,形态多种多样,分布部位各有特点,如是否为系统性对称性,还是局部性非对称性;是暴露部位,还是覆盖部位;是四肢伸侧还是屈侧。皮疹是否侵犯就膜系统,如麻疹的口腔颊或膜的 Kkplik斑;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球结膜Bitot斑。疹型间也各有特点,如麻疹样药疹,其疹间皮肤常有浮肿现象;而感染性麻疹其疹间皮肤多正常。同样是玫瑰疹样斑疹,在玫瑰糠疹中表现为疏散分布躯干及四肢近端。疹型为长椭圆形长轴与皮肤纹理一致,中心有糠批样屑。而二期梅毒玫瑰疹样斑疹多为圆形,散在分布躯干、四肢,特别侵犯手足掌心,且皮疹不痒为其特点。银屑病的红斑鳞屑为云母状银白屑成层脱落;而单纯批糠疹的鳞屑则呈糠批样屑。通过细致的观察,检查疹形特点、分布情况,再结合病史总结分析可作出正确诊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斑疹的组织病理变化比较浅,一般仅侵犯表皮及真皮浅层乳头层,故损害不隆起,触之无明显浸润,只有颜色改变。但斑疹的组织病理象也各具有特点。如过敏性紫癫的病理为真皮浅层细小血管出现白细胞碎裂性脉管炎、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为其特点。因此结合病史。症状、组织病理、实验室检查等构成较全面完整的诊断,但最基础的诊断仍以病史及症状检查为最重要。
- 毛发增生 毛增多症和多毛症是在身体非雄激素依赖部位出现生长出的毛发过多,可以是先天的或后天的,泛发的或局部的。但在正常情况下,种族不同毛发可有差异,不仅颜色不同, 数量也有不同,如希腊男性胸毛很多,而我国男性胸毛则较少。与毛增多症不同,多毛症指女性毛过多,只发生在雄激素依.赖部位,纤细毳毛变为粗重的短毛。女性毛过多,有男性化的表现,影响美观。
- 结节 结节损在较斑疹,丘疹损害大且深,多向下侵入真皮深层,重者可达皮下组织。表面呈半圆形降起较光滑。炎症性结节表面发红,痛并有角痛,直径大小为0.5~5cm。晚期常有破溃,如晚期梅毒结节性皮损,皮肤结核结节均契溃结疤。结节的组织病理改变较深多在真皮深层,并可侵犯皮下脂肪层,故可伴脂膜类及血管类改变。鸸有皮真皮浅层病理改变轻微,此点斑疹、丘疹病理改变多在表皮及真皮浅层有所不同。结节根据其病因不同,可为限局性,发病不对称,数目少;也可为系统性,对称性发病,数目也较少或稀疏。结节性皮肤病一般急性全身症状较轻,起病缓,病程相对较长,如皮肤结核,梅毒、结节性红斑慢性迁延性。因此在临床上与斑疹、丘疹性皮肤疾病有所不同。结节分为炎症性及非炎症性两种。
- 疱疹 疱疹为局限性空腔含液体高起皮面的皮肤损害,为常见皮肤病症状之一。本节只论述水疱损害,脓疱损害请见第五节。水疱直径一般小于1cm,超过1cm者为大疱。疱壁松弛易破者为松弛性水戒,疱壁紧张者称为紧张性水疱。发生在表皮以内的癌称为表皮内癌,发生在表皮基底膜、基底细胞及其以下的癌称为表皮下疱。可以出现水疱的疾病涉及到皮肤病和系统性疾病,病因复杂,某些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多数疾病是以水疱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有些则是在疾病的严重阶段或某个特殊类型或偶尔出现水疱,本节将依次在病因分类中列出。
- 痱疹样皮疹 皮肤的一种红色粟样粒丘疹,伴有强烈的瘙痒和麻刺感,常见于湿热气候时,由汗腺导管阻塞或排泄障碍引起。
- 粟粒样丘疹 粟粒样丘疹可由多种病因引发,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称白色痤疮或粟丘疹白色苔藓。系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也见于新生儿。外伤后引起的粟丘疹往往发生于擦伤、搔抓部位或面部炎症性发疹以后。常见于皮肤外叶啉症或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损害中,也可发生于带状疱疹之水疱后,有些患者有遗传因素。粉刺是一种皮肤病,当油性的,死表皮细胞堵塞你的毛孔的时候就会出现。有些人称它是黑头粉刺,粟粒疹,或丘疹。面部粟粒性狼疮,为颜面部散在的圆形的不破溃的丘疹,愈后留有萎缩性疤痕。
- 鳞屑 鳞屑是皮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继发性皮肤损害之一。是由皮肤的表皮产生,多见于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疾病的红色斑疹、斑丘疹。而在较大、较深在,位于真皮深层、皮下组织及脂肪层的结节、囊肿J膜炎及肿瘤,因其部位较深,离表皮及真皮浅层较远,故鳞屑较少见。在正常表皮内角航细胞是角质形成细胞,一般由4层组成:即最下层为基底细胞层,其上为棘层、颗粒层、最外部者为角质层。
- 剧痒 痒觉,又称瘙痒,是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属于皮肤粘膜的一种特殊感觉,其机制尚不清,一般认为痒觉与痛觉关系密切,可能是由同一神经传导。瘙痒是皮肤性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可轻可重,时间上可为持续性、阵发行或间断性,范围上可为局限性或泛发性,常见于荨麻疹、慢性单纯性苔藓、湿疹、疥疮。瘙痒程度不尽相同,有的瘙痒可以忍受,有的则自觉剧痒。
- 毛发干燥易断 正常健康的发干里含有少量水分,以滋润头发,使发不干不燥。其中的水分很少从毛皮质逸出,是由于毛皮质外有致密排列的毛小皮覆盖,起到防水层的作用。但当受到如化学烫发,热吹风、摩擦等因素的作用时,可致毛小皮翘起、脱落、甚至完全剥蚀,毛小皮的保护作用丧失。这样,干燥时毛发水分易丢失;洗发,染发时易使水分或染发剂进入毛皮质,使发质肿胀。反复的肿胀、干燥,最终导致头发干燥、变细、发干脆弱易断、脱发。 静电作用头发干燥时,在梳理和受到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静电作用可使发干相互产生推力至头发蓬松,不易梳理成形,可用能清除静电的洗发、护发剂清除。
毛发红糠疹早期症状有哪些?
初发由头皮及颜面部开始,表现为头皮较厚的灰白色糠秕样鳞屑,颜面潮红,附有较多细碎鳞屑,类似干性脂溢性皮炎。继之在颈部、躯干、四肢伸侧,尤其是第1、2指节背部,手腕关节、肘关节、膝部出现粟粒大,正常皮色,淡红或红褐色毛囊角化性坚硬丘疹,多聚集成片,外观似鸡皮疙瘩,触之有刺手感。丘疹中心有小角质栓,并有毳毛贯穿。基底浸润潮红。角质栓伸入毛囊较深,故不易剥除。此种皮损具有特征性,呈对称分布,很少出现在颜面部。继续发展可成为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落屑性斑片,重症者可波及头皮及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皮症,常可见岛屿状正常皮肤残存。此种皮损酷似银屑病或扁平苔藓,但其边缘仍可见孤立的毛囊性丘疹,有时在抓痕上可见新损害。患者自觉皮肤干燥紧张,易发生皲裂,掌跖部角化过度。皮损广泛或继发红皮病时,可出现发热,出汗减少,食欲减退,消瘦,继发感染等全身症状。夏季日光暴晒常可加重。
指甲及毛发也常受累,指甲浑浊肥厚,表面有嵴纹,但无银屑病中特征性点状凹陷。甲下过度角化,毛发稀疏。发于口周者,可发现放射状皲裂。常伴沟状舌。少数病人在口腔黏膜,如硬腭等处可有白色线状或点状斑疹,个别伴有结膜炎,角膜浑浊,或形成树枝状角膜溃疡(图1~4)。
家族型发病缓慢,症状较轻,但常终身不愈。而获得型者发病较急,可周期性缓解,部分于2~3年后自行缓解或痊愈。
最近发现,本病可与HIV感染相伴随,这些患者通常合并有囊肿性结节及脓疱等痤疮样损害。已报道一青少年病例同时伴有丙种球蛋白低下及疖病。本病与肿瘤的相关性可能是偶然的。
1.开始在指背、颈侧、四肢伸侧具有特征性棕红或淡红色毛囊角化性丘疹,丘疹逐渐融合成淡红或橘黄色的鳞屑性斑块,周围仍可找到毛囊性丘疹。头面部可见干性鳞屑性皮损,掌跖部角化过度,干燥及皲裂。严重者皮肤广泛受累而成红皮病,间有皮岛。一般诊断不难。
2.中医病机和辨证
(1)本病系因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复感外邪,以致精微不化,气血不充,肌肤失养而发,或因先天性胎中遗传所致。
(2)中医辨证分型:
主证:全身潮红干燥,鳞屑层层脱落,汗少,口干唇燥,舌呈沟纹状,质红,苔白或微黄或无苔,脉弦缓。
辨证:脾胃虚弱,肌肤失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