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状小阴唇相关症状
- 女性体毛多 体毛浓密,别认为多毛症。从医学上来解释,女性多毛症是指女性体表任何部位的体毛密度增加,变长、变粗、变黑,而且分布形式呈男性化倾向。
- 妊娠时出现的多毛 妇女除多毛外,无其它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时称为特发性妇女多毛症,主要见于妊娠期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妇女在妊娠期间,发生一系列生理性的内分泌变化,其中脑垂体前叶分泌较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由此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卵巢和肾上腺分泌的雄性激素增加。过多的雄性激素使毛发的生长期延长,毛发因此较平时为长;同时也可使条毛的数量增多,因此妊娠的早期即可出现多毛。本病是特发性妇女多毛症的一种。
- 黏膜损害 黏膜损害系发生于口腔、舌外阴和肛门部膜及眼结合膜等部位的损害,可与皮肤疾患及全身疾患伴发或独立存在,口腔部膜疾病范围广泛,实际上已涉及到口腔科、皮肤性病科、耳鼻喉科、内科等多种学科。本节从皮肤科角度概括阐述和鉴别口腔效膜疾病。外阴部既是性传播疾患的常见好发部位,也是一些皮肤病的易发处,随着性传播疾病的不断增加外阴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 大阴唇或肛门大小不等、质软无压痛包块 腹腔内脏器经盆腔底部的肌肉与筋膜间隙由会阴部脱出,称会阴疝(perineal hemia)。会阴是盆膈以下封闭骨盆出口的全部软组织结构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将会阴分为2个三角:前方称尿生殖三角,为尿生殖膈所封闭,男性有尿道,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后方称肛门三角,为盆膈所封闭,有直肠通过。在盆底髂尾肌与耻骨尾肌之间有一薄弱点,大多数疝从这一间隙通过。会阴疝是一种罕见的腹外疝,多发生于40岁以上妇女中其原因与女性的坐骨直肠窝较男性深以及多次分娩会阴部肌肉松弛有关。
- 阴部溃疡 阴部溃疡多发生在阴囊、龟头、女性阴唇、阴道壁、甚至子宫颈、尿道。溃疡形态与口腔溃疡相似,但反复性不似口腔溃疡强。查体可见外阴溃或溃疡愈合后的瘢痕。阴部溃疡是白塞综合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 毛发异常 毛发异常一般可分为:毛发脱落、秃发、多毛症、毛发变色、毛发畸形、毛发变质。病因可分为先天性、遗传性、原发性、后天性、医原性及创伤性。
- 小阴唇及前庭也有散在的白色圆形及环形丘疹 见于女性Reiter综合征,Reiter综合征以无菌性尿道炎、眼结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为基本特征,可瘵有皮肚皮肤粘膜及其它器官病变,发病前常有发热,多见于成年男性。
- 丘疹 丘疹(papule)为一限局性隆起皮肤表面的实质性损害。视诊可看到,触诊可触及丘状损害,一般范围较小其直径通常在1cm以内。若丘疹扩大或丘疹互相融合成扁平隆起呈片状则称为斑块。丘疹多为圆形、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丘疹的顶部可以是尖的呈锥形,圆的呈半球形,扁平形或中间凹陷如脐窝。颜色可以是红色如银屑病、紫红色植扁平苔薛黄色(黄色瘤)白色(萎缩性硬化性苔舞)褐色(色素病)等。丘疹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或毛囊、汗腺的部位。存在时间可长可短,数目可多可少,可柔软或坚硬,表面光滑或粗糙,可呈乳头状或表面覆以鳞屑。可散在分布,群集分布,可局限性或全身性或对称性。自觉症状轻重不同,如症痒等或无任何自觉症状。若损害介于丘疹与斑疹之间表面扁平稍隆起则称为斑丘疹。丘疹顶端上有水疮或脓疤则称为丘疤疹或脓疮丘疹。
多毛状小阴唇早期症状有哪些?
1.对称分布于双侧内侧,少数亦可累及阴道前庭、、尿道口或阴道口。
2.损害为针头至粟米大小正常黏膜色或淡红色小丘疹,性质柔软,密集如鱼子状,但不融合。亦可有柔软丝状、状及息肉状者,表面光滑,无角化亦无根蒂,缺乏自觉症状或有轻重不等痒感。5%醋酸溶液涂布不发白。
3.本病有自限性,可长期无变化。
4.好发于20~40岁性活跃期的已、未婚女性,可无性乱史。已婚妇女患者常有白带过多史。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