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颈时吞咽困难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早期症状,表现为仰颈时吞咽困难,屈颈时则消失。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又称吞咽困难型颈椎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正是因为其少见,因而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应引起注意。
- 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气道和食管之间的瘘管 气道和食管之间的瘘管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并可分为气管-食管瘘和支气管-食管瘘。虽然先天性异常通常在新生儿即可发现,但是前一类型可直到青少年甚至成年才被明确诊断。大部分病例有长期喂奶呛咳史或咳嗽史,常咳出食物颗粒,偶尔合并支气管扩张。引起后天性气道和食道异常交通的最常见原因是食道癌,某些病例可在放疗后发生,发生率可达5.3%左右。一旦出现这种并发症,预后极差,大多数病例在几周或几月内即死亡。后天性气管-食管瘘也可由气管导管气囊压迫气管、外科手术创伤、钝性损伤和异物引起。可依靠CT检查发现,纤维支气管镜和吞钡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无条件耐受外科手术者,可试用医用胶封闭治疗。
- 食管痉挛 由于咽喉黏膜萎缩,如果进食时因嗜酒贪杯或情绪不佳,则易发生食道痉挛而使食物误入气道引起噎食。也可见于弥漫性食管痉挛。弥漫性食管痉挛是以高压型食管蠕动异常为动力征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疾病,病变主要在食管中下段,表现为高幅的、为时甚长的、非推进性的重复性收缩,致使食管呈串珠状或螺旋状狭窄,而上段食管及食管下括约肌常不受累。
- 脾肿大 脾肿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摸不到脾脏。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在隔肌位置低或体瘦弱的人,特别是女性,偶也能摸到脾脏的边缘,但相当柔软,并无压痛,与病理性脾肿大不同。脾脏体积增大是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
- 皮肤苍白 皮肤苍白:人的皮肤颜色深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肤色不仅和血液里血红蛋白数量有关,而且与皮肤厚度、皮肤色素含量等也有密切关系。此外,环境因素也对肤色有很大影响,皮肤颜色苍白不一定是贫血引起的。与皮肤苍白相关的疾病列表 :泌尿道感染 、感染性休克 、钩虫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
- 消瘦 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而致体重下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时为消瘦(有作者认为凡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以上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称为消瘦)。
- 吞咽困难 正常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时称为吞咽困难,即食物从口腔至胃运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症状,可由咽部、食管或喷门的功能或器质性梗阻引起。患者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咽、胸骨后或剑突后粘着、停帶或哽塞感。
食管蹼和食管环早期症状有哪些?
上食管蹼患者进流食饮食一般无症状,多数是在吃硬食时出现,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食物滞留上胸部感。Plummer-Vinson综合征常有消瘦,苍白,时而发红,舌质红而光滑,舌消失,多数缺齿或完全无牙、口角皲裂、匙状指、脾大,甚至巨脾,再有吞咽困难表现,则可明确诊断。
中食管蹼多数无症状,若5~11个月以上的婴儿间歇性呕吐或突发食管梗阻,应考虑到先天性中食管蹼。成年人发生中食管蹼的原因不明,表现为吞咽较硬的食物时发生间歇性咽下困难,有食物停滞在胸骨后的感觉。
下食管蹼的临床特点与下食管环相似。间歇性吞咽困难是下食管环的主要症状。匆忙进食时,患者有食团堵塞食管而不能咽下的感觉,此时患者试图通过将食物吐出或饮水冲下食团等方法,借以缓解症状。如此若能奏效,患者将从中吸取教训,为避免因匆忙进食导致咽下困难的疾苦,而在往后的进食过程中细嚼慢咽,数周乃至数月不再出现类似症状。因下食管环可防止胃酸反流,病人也无烧心症状,但当反复扩张治疗后,虽吞咽困难可消失,可抗反流屏障却遭破坏,从而可出现反流性食管炎。Eastridge(1984)发现88例下食管环病人均存在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此时也可出现反流症状。食管梗阻为其并发症之一,如反复发作,引起食管扩张,可导致自发性食管破裂。
如疑有上食管蹼需依靠X线检查。在上食管侧位前壁可发现偏心性、不足2mm宽的蹼。1个以上者罕见。内镜检查的蹼像是一光滑、有色的有偏心开口的隔膜状孔,位于环咽肌水平以下,薄膜状蹼有的薄得未能被检查者所发现。罕见能阻碍食物通过的粗硬的蹼。因大约70%口腔癌病人有较长时间的Plummer-Vinson综合征的病史,必要时需进行内镜下食管蹼的细胞刷或活检,以除外炎症狭窄或癌。
此外,Plummer-Vinson综合征患者约30%~50%并发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黏液性水肿,部分病人血中还可检出甲状腺或胃壁细胞抗体,易于与其他蹼、环鉴别。
中食管蹼不像前者,无明显性别差异,且多无症状,即使有之,其惟一症状是吞咽困难,有时仅于X线检查时发现一层薄(厚1~2mm)的钡剂充盈缺损,在蹼的上下方食管呈同等程度扩张。
下食管蹼的X线特征既不同于中食管蹼也不同于下食管环,蹼的近端(头端)呈食管对称性膨大,远端(食管前庭区)呈现双凹面。
病人采取侧卧位作Valsalva动作时摄片,可使下食管环上下的食管腔扩张,易于显示食管环,从而定位、并测量环的直径。它的特征与下食管蹼相反,在环的近端呈双凹面,远端与胃相邻。食管镜检时,先充气把食管下段完全膨胀起来,食管才清晰可见,盲视下活检以除外食管炎、食管癌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