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外科 >> 胃肠外科
胃溃疡出血相关症状
  • 便如柏油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
  • 胃肠道出血 消化道的许多病变均可出血,但大多数都可用少数几个疾病诊断来解释。上和下消化道出血的区别依其位于Treitz韧带的近端或远端而定。
  • 失血过多 表示身体流失大量血的情况的症状。
  • 溃疡外观呈菜花样 多见于鳞状上皮,常发生于原有鳞状上皮覆盖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食管、阴茎等,也可发生于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如支气管、胆囊、肾盂等处,正常时虽不由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化生而发生鳞状细胞癌。肉眼呈菜花状,可向深层浸润生长。
  • 胃灼热 胃灼热是指由于括约肌无法紧闭,导致食物和胃酸逆流回食道或口中,所产生的灼热感觉。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胃部灼热感。
  • 胃粘膜呈萎缩性改变 简介(概述):胃粘膜呈萎缩性改变是胃粘膜炎性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 幽门管溃疡 幽门管溃疡,病理生理与十二指肠溃疡(DU)相似,胃酸一般增多。幽门管溃疡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餐后上腹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容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也较多。本病有反复发作倾向,与幽门管平滑肌收缩功能障碍、溃疡面不易愈合有关。幽门管位于胃远端,与十二指肠交界,长约2cm。幽门管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DU)相似,胃酸分泌较高。幽门管溃疡上腹痛的节律性不明显,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呕吐较多见,较易发生幽门梗阻、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
  • 胃肠扩张与脱肛 脱肛,或称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胃肠扩张与脱肛可见于弹性假黄瘤病部分患者。
  • 良性溃疡改变 溃疡是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溃烂,其表面常覆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愈后遗有瘢痕,可由感染、外伤、结节或肿瘤的破溃等所致,其大小、形态、深浅、发展过程等也不一致。口腔溃疡可分为良性跟恶性。
  • 脐周疼痛 脐周疼痛是指以脐周为中心的腹痛,常见于各种胃肠道疾病,是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的重要体征。
  • 消化道穿孔 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人的胃穿孔主要是暴饮暴食所致,暴饮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而很容易诱发胃穿孔。胃穿孔治疗不及时就可死亡。溃疡病人进食不能快,要细嚼慢咽,平时也不能过饥。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大的食品,如辣椒、胡椒、浓茶等要避免,同时戒烟、酒。疼痛剧烈时可进食一段时间豆浆或牛奶等,吃多餐,每天5~8次,病情好转后可改稀饭和面条,逐步回到正常饮食。
  • 下消化道少量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距十二指肠悬韧带50cm以下的肠段,包括空肠、回肠、结肠以及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习惯上不包括痔、肛裂引起的出血在内,其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轻者仅呈粪便潜血或黑粪,出血量大则排出鲜血便,重者出现休克。 临床表现:消化道大量出血出现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朦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按压甲床后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见恢复。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往往瘪陷。病人感到疲乏无力,进一步可出现精神萎糜、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出现呕血和黑粪。 下消化道大量出血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粪便潜血阳性表现。 (一)引起出血和影响止血的因素 1、机械损伤 如异物对食道的损伤、药物片剂对屈张静脉的擦伤、剧烈呕吐引起食道贲门黏膜撕裂等。 2、胃酸或其他化学因素的作用 后者如摄入的酸碱腐蚀剂、酸碱性药物等。 3、黏膜保护和修复功能的减退 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感染、应激等可使消化道黏膜的保护和修复功能受破坏。 4、血管破坏 炎症、溃疡、恶性肿瘤等可破坏动静脉血管,引起出血。 5、局部或全身的凝血障碍 胃液的酸性环境不利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块形成,抗凝药物、全身性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障碍疾病则易引起消化道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 (二)出血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1、循环血容量减少 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硬化,不太严重的循环血容量减少即可引起这些重要器官明显的缺血表现,甚至加重原有基础病,引起一至多个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甚至衰竭,大量出血则更易导致周围讯含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2、血液蛋白分解产物吸收 含氮分解产物经肠道吸收可引起氮质学血症。以往认为血液分解产物吸收可引起“吸收热”,现认为消化道出血后的发热与循环学血容量减少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3、机体的代偿与修复 (1)循环系统:心率加快,周围循环阻力增加,以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2)内分泌系统:醛固酮和垂体后叶素分泌增加,减少水分丢失以维持血容量。 (3)造血系统:骨髓造血活跃,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逐渐恢复。
  • 幽门前区溃疡 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称之为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可发生在胃、十二指肠,也可发生在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美克尔憩室内异位胃黏膜上。这些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本病绝大多数位于胃和十二指肠(98%~99%)。在人群中约有10%的人在一生当中可能罹患此病,因此是一个多发病和常见病,在消化外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黑便 便血或黑便可称为黑便、便后滴血或鲜血便,血可与粪便混或不混,主要视出血部位高低、出血量多少而定。黑便提示出血部位较高(离肛门远)。不论哪一种出血,都说明 病变处血管有破裂,轻者为痔核、肛裂或黏膜损伤,重者可能是息肉、炎症、溃疡或肿瘤。
  • 溃疡疼痛 胃溃疡的疼痛是一种内脏性质的疼痛,体表定位不确切,同时疼痛多不剧烈,可以忍受,表现为烧灼样痛,隐痛不适等。活动期具有节律性,表现为餐后痛,随着病理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贲门附近的溃疡还可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和左胸部疼痛。当溃疡发生穿透,表现为疼痛程度加重,向背部放射或背痛,同时有夜间痛等表现,当疼痛性质和节律性发生改变时,还应警惕恶变的可能。
  • 溃疡分泌物恶臭 多见于组织继发感染后出现的溃疡,常有恶臭的乳白色脓性分泌物。
  • 慢性溃疡 慢性溃疡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例如遗传的因素、感染、细菌感染、心理因素和饮食不当等所造成的胃、十二指肠、结肠等消化系统出现的粘膜受损,导致消化不好,更有甚者,容易导致血便,造成贫血。
  • 休克 休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个急症,系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使全身各组织和重要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细胞受损及脏器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肢端发组、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神志迟钝、血压下降等。 休克的特征为微循环障碍,临床上各科均可遇到。不论其病因如何,导致休克的根本因素为有效血容量锐减,最终使组织缺血、缺氧,细胞代谢异常,造成细胞死亡。因而,早期诊断休克,及时处理,同时积极查找病因,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复合性溃疡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存在是复合性溃疡。这种溃疡占溃疡病患者的5%左右。先患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居多,从而导致功能性幽门梗阻,可引起排空延缓,胃扩张而刺激胃泌素分泌,使胃酸分泌增多而幽门功能不良致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反复刺激胃而形成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的患者,胃溃疡的发生先于十二指肠溃疡的也有但比例很小,复合性溃疡男性多于女性。此病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但恶变率较低。
  • 无症状型溃疡 简介(概述):临床上我们医生诊断的大多数胃溃疡病人有一定的症状,如上腹疼痛、反酸、暖气等等。但有少部分胃溃疡病人却无各种不适症状,也无消化不良等表现,往往是因为突然发生胃出血、胃穿孔而被发现;也有的是因其他疾病就诊行钡餐或胃镜检查时才发现同时还有溃疡病。这些平时无任何症状的溃疡称之为无症状溃疡。
显示全部症状

胃溃疡出血早期症状有哪些?

1.症状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主要症状为呕血、便血。多数只有便血而无呕血,有呕血者多说明出血量大或速度快。在呕血或便血后可同时表现为虚脱、无力、多汗甚至晕厥。
2.体征 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量,如400ml左右的出血,往往表现为循环系统代偿反应,如皮肤苍白、脉细、血压正常或稍上升;如失血在800ml以上,则有休克征象。包括血压下降、脉细速,呼吸急促、出汗、四肢湿冷。腹部体征往往只有肠鸣音活跃。半数病人体温增高。
1.定性诊断 有溃疡病史,发现有胃肠道大出血,首先应考虑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国内文献统计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50%~75%。但还有10%~15%的溃疡大出血病人,没有溃疡病史,诊断较困难,需作详细的鉴别诊断。
2.出血量的评估 胃溃疡出血量超过50ml大便即可为黑色。因此不能以黑便来判断有否大出血,临床上比较简单的方法是观察患者的面色及测量血压和脉搏等来估计失血量。
(1)面容:如面色苍白、头晕、恶心、甚至晕厥,估计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15%,但需排除呕血时因精神紧张所引起的面色苍白等类似症状。
(2)血压:一个平时血压正常的患者,如出血后收缩压在12.0~13.3kPa(90~100mmHg),出血量为200~300ml;在收缩压在10.7~12.0kPa(80~90mmHg),则有500~1000ml的出血;如收缩压在8.00kPa(60mmHg)以下时,则出血量可达1000ml以上。
(3)脉搏:脉搏的变化,个体差异很大。如运动员平时脉搏即相对缓慢,虽有大出血,心率亦可在100次/min以下或增快不明显。一般言之,如一患者平时心率70次/min左右,呕血后心率上升至90~100次/min,其出血量在500ml左右,如心率达100~110次/min,则出血量在500~1000ml左右;如心率达120次/min以上时,则出血量可在1000ml以上。
(4)血细胞比容(HCT):比值大体与出血量平行,但如过早的进行测定,由于周围血管反射性收缩和红细胞的重新分布,亦不能准确反映出血量的实际情况。如血细胞比容在30%~40%,则可能有500ml左右的出血;如在30%以下,则出血量可在1000ml以上。也可用下列公式进行测算:
失血量=(正常HCT-出血后HCT)/正常HCT
(5)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0.981kPa(5~10cmH2O),如在0.49kPa(5cmH2O)以下时,表示血容量减少,大出血患者中心静脉压常在0.29kPa(3cm H2O)以下。
应该指出,以上这些观测指标,仅能作为估计出血量时的参考,它与出血前患者的身体状况、反应能力以及出血速度有密切关系,在预测时应加以全面考虑。
(6)核素方法:可用51铬(chromium51Cr)标记的红细胞测定出血量。方法是取患者静脉血40ml,以200µ51Ci的51Cr予以标记,再由静脉注入,随即收集24h的粪便,并测定其放射量。正常情况下,粪便中的51Cr含量极微,如含量增多,则表示有出血。可根据粪中含51Cr的多少,算出失血量,此法较准确,但因设备复杂,方法繁琐,尚不能广泛采用。

胃溃疡出血相关文章
胃溃疡出血常用药品
  • 兰悉多片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佐-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

  • 爱尼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 复方铝酸铋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 枳术颗粒

    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 醋氨己酸锌胶囊

    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法莫替丁分散片

    用于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返流性食管炎以及胃泌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