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妇产科 >> 妇科病

急性乳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细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引起发病。

2.乳汁淤积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皲裂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皲裂,使细菌沿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二)发病机制
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是急性乳腺炎的两个重要因素。有文献报道,约40%正常产妇的乳汁中含有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葡萄球菌存在,但不引起发病。初产妇易发急性乳腺炎与其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和组织碎屑引起乳管的阻塞有关。阻塞乳管可使组织的活力降低,加之乳汁淤积的分解产物,使之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成为细菌很好的培养基。也有报道,哺乳后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其患病率较哺乳后不吸尽乳汁的发病率可低1倍。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过程大体经历乳管炎、乳腺炎和炎3个阶段。细菌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停留在滞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导致乳管的急性炎症。继而扩散至乳腺实质,引起实质性乳腺炎。细菌亦可从皲裂的上皮破损处沿着淋巴管到乳腺间质内,引致间质性乳腺炎。此阶段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炎症即向乳腺实质以外的脂肪和纤维组织扩散,导致急性炎。炎症局限,组织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若脓肿穿破到后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时,则形成后脓肿(图2)。

病理检查可见乳腺肿大,皮肤潮红,切开后有时可见脓腔形成,呈单房性或为多房性。镜下显示:在乳腺组织中可见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同时可伴有脓肿形成。有时炎症仅累及1个或几个相邻的乳腺小叶。

急性乳腺炎相关文章
急性乳腺炎常用药品
  • 盐酸四环素胶囊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 奥利隆

    妇科炎症以及呼吸系统炎症。

  •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

    1、 治疗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2、 用作乳腺癌手术后转移的辅助治疗,预防复发。

  •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

    1、治疗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2、用作乳腺癌手术后转移的辅助治疗,预防复发。

  • 德孚伶

    抗肿瘤药,用于绝经期后晚期乳腺癌。

  •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峰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等;其他感染: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必要时合用甲硝唑)、乳腺炎、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