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相关症状
  • 单侧头痛 单侧头痛其特点为头痛在一侧。头痛开始为一侧额颞部位、眼眶周围、眼球后或一侧头部,可伴随其他症状。
  • 电击样痛或刺痛的头痛 电击样痛或刺痛的头痛属于重度的剧烈头痛,一般见于三叉神经痛或神经性头痛。
  • 三角头畸形 额缝闭合;前额变小,而头颅中后部过度生长,称三角头畸形。三角头畸形是小儿颅面骨畸形综合征的脸部症状。
  • 儿童偏头痛 儿童偏头痛的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先兆症状,最常见的是视觉症状,即眼前闪光、有暗点及黑蒙,也有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百主神经系统紊乱症状者,还有少数儿童可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及言语障碍。发作时剧烈的头痛,是儿童偏头痛的主要特点。头痛多为一例,亦可发生于双侧颞部甚至整个头部。疼痛的性质为搏动或胀痛,持续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1-2天。
  • 儿童头痛 头痛是指头部的痛觉感受器受到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刺激引起的一种症状,临床非常常见。据估计每10个儿童就有1人或每4个青少年就有1人饱受头痛之苦,严重影响到了儿童的学业,父母的工作。对儿童的健康、心理情感发育造成了危害。但是目前对对其认识不足,也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特别是当前过渡检查更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学习紧张,升学竞争激烈,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但就偏头痛来讲患病率:欧美国家1.5-2%,中国0.73%,发病率:欧美国家10~15%,中国 0.06%。最新统计,一年的总患病率为11%。男性6%,女性15%-18%。终生患病率至少18%,13~15岁的儿童有18%患有紧张性头痛,7%患偏头痛,因此儿童头痛问题已经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 夜间头痛 发生在夜间的头痛,多是由集束性头痛引起。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CH)以往又称组织胺性头痛、睫状神经痛、蝶腭神经痛、偏头痛性神经痛、Horton综合征。是一种多见于中年男性的、周期性丛集性发作的、部位固定于一侧眼眶及其周围的头痛。集束性头痛(丛集性头痛)是剧列、刺痛性的头痛,经常发作于夜间。集束性头痛可在患者的一只眼附近引起强烈的悸痛感。每次头痛可长达4小时,并伴有红眼、流泪和流涕等症状。此种头痛发作起来,可谓头痛欲裂。”集束性头痛据说是人类可能承受的最剧烈的痛苦,”保罗·沙纳罕说,”有时候,患者还因忍受不了这种剧烈、不间断的痛苦,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集束性头痛又被称为‘自杀性头痛’。”
  • 牵引性头痛 起坐后突发剧烈头痛,常伴恶心、呕吐、系因此时颅内压进一步下降,颅内疼痛敏感组织失去了脑脊液的托持而受到牵拉所致,故属于牵引性头痛。
  • 头枕部慢性疼痛 枕神经痛是指后头部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后枕部和颈部的感觉是由第1、2、3对颈神经支配,第2颈神经后支构成枕大神经,自乳突和第1颈椎后面中点连线的正中处由深组织浅出,分布于后枕部相当于两侧外耳道经头颈连线以后的部分。第3颈神经前支构成枕小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主要分布于耳廓上部和枕外侧的皮肤,耳大神经主要分布于耳廓下部前、后面、腮腺表面及下颌角。当三条神经受累时,可引起后枕部和颈部疼痛,并常以神经痛形式出现。因第1颈神经后根一般发育很小,故上颈段脊神经疾病引起的后枕及颈部疼痛统称称为枕神经痛。经常的枕部的疼痛大多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引起它的原因主要是颈椎病。
  • 紧箍咒一样头紧 紧箍咒一样头紧是因体弱肾虚引起的头部头盖骨骨性病变外加自身个体强烈的生物磁场磁性作用引起的,随着自身个体生物磁场时间段的变化患者头骨可自动相应松紧。
  • 牵涉性头痛 头痛是由原病灶部位的疼痛扩散而来,属“牵涉性头痛”。
  • 饮水呛咳 饮水呛咳是吞咽困难的表现之一,引起此症状的病因有许多,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咽下困难是指食物从口腔经咽、食管向胃运送过程中受到阻碍所产生的症状,表现为在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咽部、胸骨后或剑突后的粘着、停滞感,严重时甚至不能咽下食物。
  • 中度痛 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世界卫生组织(WT0)将疼痛程度划分为: O 度: 不痛。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II度: 中度痛, 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III度: 重度痛, 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 慢性头痛 慢性每日头痛(chronic daily headache)简称CHD ,是指头痛频繁发作每月超过15天,每天头痛持续4小时以上。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CHD是指每月头痛超过15天而没有器质性或系统性疾病,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欧洲及亚洲总人口的4-5%患原发性CHD,慢性紧张性头痛(即神经性头痛)占CHD的首位,而到诊所就诊的主要是慢性血管性偏头痛
  • 头胀 头胀 ,自觉头部胀重不适。
  • 清晨或上午头痛 某些头痛可发生在特定时间。如颅内占位病变往往清晨加剧。鼻窦炎的头痛也常发生于清晨或上午。
  • 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有人称头痛是仅次于感冒的常见病,其实头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头痛一般是指前面在眉毛以上,后面枕下部以上即头颅上半部这一范围的疼痛。
  • 高颅压综合征 高颅压综合征是神经科常见的综合征,指颅腔内的压力即脑内压力增高,一般颅内压力常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来表示。临床上以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为其主要特征。正常颅内是指正常人在水平卧位时经腰池穿刺所测得的压力:正常成人为0.78-1.76kPa(80-180mmH2O),儿童为 0.49-0.98kPa(50-100mmH2O)。如果压力超过1.96 kPa(200mmH2O)时,一般认为颅内压增高。
  • 神经衰弱综合征 神经衰弱综合症又称类神经衰弱或脑衰弱综合症,神经衰弱综合症是指某些慢性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群。其发生发展、病程经过及预后,均决定于躯体疾病本身,随着躯体疾病的好转和全身状况的恢复,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亦随之消失。
  • 固定于一侧眼及眼眶周围的晚间头痛 头痛固定于一侧眼及眼眶周围,发作多在晚间,多见于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是所有头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属于血管性头痛之一。因头痛在一段时间内密集发作而得名。既往的教科书都把此病作为偏头痛的一个亚型,近年来已确认其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因其发病机制、临床表观与偏头痛均有不同。
  • 前额头痛 长在前额部位的脑垂体腺瘤的增生而压迫附近的组织而引起前额头痛。
显示全部症状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早期症状有哪些?

约30%脑瘤病人以头痛为主要申诉。初期的头痛常位于病变的同侧,后期有颅内压增高时呈现为弥漫深在的持久性钝痛,晨起较重,在咳嗽、大便用力或打嚏时头痛加重。一般不如偏头痛或脑血管破裂出血时那样严重,多数不影响睡眠。随占位病变增大及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呕吐及视水肿,最后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使视力减退或双目失明。
根据头痛、呕吐及视水肿,结合进行性加重的局部定位体征及相应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相关文章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常用药品
  • 福尔可定片

    用于剧烈干咳和中等度疼痛。

  • 福尔可定片

    用于剧烈干咳和中等度疼痛。

  • 对乙酰氨基酚糖浆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涌、偏头痛、痛经等。

  • 对乙酰氨基酚栓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 氨咖黄敏胶囊

    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用于: ① 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 ② 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③ 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