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机制
1.酒精代谢途径
酒精除少数通过胃壁吸收外,多数通过小肠吸收到达血液。一般来讲,吸收越快、在血中存留的时间越长酒精的效应也越大。酒精90%通过肝脏代谢,在肝脏经乙醇脱氢酶(ADH)氧化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ALDH)氧化为醋酸,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只有10%经肺和肾脏排泄。60kg体重的人平均每小时可代谢10g~12.5ml酒精。
2.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通常表现为兴奋、多话、自控能力下降、易激惹、行为异常;随后出现动作精确性差、步态不稳;最后出现中枢抑制,从嗜睡到昏迷,严重者可因中枢抑制而死亡。
3.个体素质
(1)遗传因素:家系研究发和双生子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酒依赖病人血缘亲属中患病几率高于一般人群,尽管后天的生活环境改变。
(2)生化因素:东方人如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印尼人,体内乙醛脱氢酶较西方人低,饮酒易引起乙醛在体内积聚,释放出胺类物质,产生脸红、头痛、头晕、嗜睡、呕吐和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4.心理因素
嗜酒者病前人格特征常为工作不顺心、生活中有很多困扰和烦恼、易生闷气、缺乏自尊心等。饮酒可以使焦虑、忧伤等负性情绪明显缓解,也可获得主观上的力量感、生理上的温暖感、心理上的强健与满足感。
5.社会文化因素
我国的酒文化已有五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并将酒赋予各种医疗功能。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酒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二)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影响
(1)家系研究:
大量的研究证明,与有酒精依赖性的病人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中发病几率高于一般人群,一级亲属患病危险性比对照组高4~7倍。家族聚集特点与具有遗传成分的疾病相吻合,但家系研究并不能证明有遗传基础。因为共同的家庭环境也可能会对饮酒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
(2)寄养子研究:
这种方法是将幼儿与亲生父母分开,寄养于无血缘关系的养父母家中,如果寄养子携带有对饮酒障碍易感的基因,则他们成年后出现酒滥用或酒依赖的倾向更大,从而使研究者能够区分开遗传-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分析两个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
结果表明患有酒精依赖症的父母自己抚养的儿子与寄养出去的儿子相比之间酒精中毒患病率类似。其他寄养子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表明若生身父母为酒依赖病人,则其子女不论生活于哪种家庭,患酒依赖的危险性都增加2.5倍。
(3)双生子研究:
这种方法是将单卵双生子患酒依赖的一致性(一致率)与双卵双生子进行比较。由于单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完全相同,可以认为双生子之间的差异是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而双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同可能受遗传、环境或二者共同影响。若酒依赖有遗传基础,在环境影响相同的情况下,单卵双生子的一致性将高于双卵双生子。
以上大量的家系研究、寄养子研究和双生子研究资料均证明,酒依赖的发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2.乙醇代谢途径的影响
乙醇代谢基因也会对酒精滥用和酒依赖的影响。因为 乙醇在肝脏中由两种活性酶顺序代谢。乙醇脱氢酶(ADH)将乙醇转换为乙醛,乙醛脱氢酶(ALDH)将乙醛转换为醋酸。某些人会出现脸红、头痛、心悸、眩晕和恶心等表现,属于饮酒后的不适反应,称为“脸红反应”。这种反应与ALDH的失活变异,血液和组织中乙醛蓄积有关。
由于酶属于蛋白质,是由基因直接指导生成的,因此从基因水平研究酒依赖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乙醇代谢酶的变异情况,可帮助了解这些酶基因在酒依赖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对酒依赖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
3.神经电生理改变
据国内研究资料表明,酒精依赖者的脑电图异常的比率为35.0%~85.1%,主要表现为弥漫性δ、θ波,散在或阵发性尖波、棘波,波幅降低,调节、调幅差,诱发试验欠敏感;而且饮酒史越长、酒量越大则异常率越高,但经过治疗和减少酒量可以使脑波异常有所改善。
酒依赖者中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发现有异常,表现为Ⅲ、Ⅳ、Ⅴ波潜伏期延长,Ⅲ-Ⅴ峰间期延长。部分CT检查示有脑萎缩。酒依赖者中检查视觉诱发电位,发现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主波群异常,晚成分出现率低,周期性不明显及侧性优势消失。
这些结果均表明,长期大量饮酒可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
4.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
(1)社会习俗:酒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但成为朝堂上的礼仪庆典、宗庙中的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年节团聚,都会饮酒助兴,同时也形成某种饮酒行为的规范,防止饮酒过度造成危害的作用。例如汉族社会对女子饮酒持反对态度,因此女性饮酒比例相对较低。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云南佤族、海南黎族崇尚豪饮,通常饮用自家酿造的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但容易喝多。与外界接触渐多后,酒精度数高的蒸馏酒开始流行,但豪饮的文化依然不变。
各种药酒被赋予神奇的医疗功效,这种饮酒祛病强身的观念,对老年人饮酒的作用不应低估。
(2)经济因素:酒的供应会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供应量的增加,供应品种的丰富,客观上促进了饮酒行为的增长。
(3)心理因素:根据相关研究,男性之所以饮酒,是为了获取主观上的力量感:在生理上感觉由酒精引发的温暖感,在心理上体验酒后的强健与优越,在社交上体验到他人对自己的敬意。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相关文章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常用药品
  • 地西泮片

    1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癎和抗惊厥;2缓解炎症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等;3用于治疗惊恐症;4肌紧张性头痛;5可治疗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6可用于麻醉前给药。

  • 甲氨二氮卓、利勃灵、利勃龙、利眠宁、氯西泊

    具有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作用。1.常用于治疗焦虑性和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忆病、神经衰弱病人的失眠及情绪烦躁、高血压头痛等。2.可用于酒精中毒及痉挛(如伤风和各种脑膜炎所致的抽搐发作)。3.与抗癫痫药合用,可抑制癫痫大发作,对小发作也有效。

  • 奋乃静片

    1、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淡漠木僵及焦虑激动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因镇静作用较弱,对血压的影响较小。适用于器质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及儿童攻击性行为障碍。2、止呕,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 卡马西平片

    1. 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癎)、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上述两种混合性发作或其他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对典型或不典型失神发作、肌阵孪或失神张力发作无效。2. 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发作,亦用作三叉神经痛缓解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也可用于脊髓痨和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痛、患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以及疱疹后神经痛。3. 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症;对锂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躁狂-抑郁症,可单用或与锂盐和其它抗抑郁药合用。4. 中枢性部分性尿崩症,可单用或氯磺丙脲或氯贝丁酯等合用。5. 对某些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性情感性疾病,顽固性精神分裂症及与边缘系统功能障碍有关的失控综合征。6. 不宁腿综合征(Ekbom综合征),偏侧面肌痉孪。7. 酒精癖的戒断综合征。

  • 氯普噻吨片

    用于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适用于伴有精神运动性激越、焦虑、抑郁症状的精神障碍。

  • 盐酸羟嗪片

    1、治疗神经症的焦虑、紧张、激动等症状。2、治疗躯体疾病的焦虑紧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