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外科 >> 肝胆外科

肝腺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发生的真正原因未明。发病可能与性内分泌紊乱有关,婴幼儿病例可能与先天胚胎发育异常有关。Henson认为后天性因素可能与肝硬化、肝细胞结节状增生有密切关系。目前多认为口服避孕药是后天性肝腺瘤的主要原因。现认为其发生与口服避孕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口服避孕药尚不普遍的20世纪50~60年代此病罕见;超过90%的肝腺瘤患者发生于年轻女性,且至少有75%的患者有服用避孕药史,超过30岁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患病的危险性增高;肝腺瘤的发病率与服用避孕药的时间和剂量有直接关系;患者在停服避孕药后可见瘤体萎缩;妊娠期可见瘤体增大;绝经后妇女极少有肝腺瘤发生。发生于男性的肝腺瘤可能与糖尿病、糖原贮积症及使用雄性激素等有关。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目前有3种学说:
(1)可能来源于胚胎发育期的孤立性肝胚胎细胞团,在组织与功能上与正常肝组织几乎完全隔离,处于孤立状态,多见于婴幼儿病例。
(2)Henson等提出本病与继发性肝硬化或其他损害,如梅毒、感染、静脉充血所致的代偿性肝细胞结节增生密切相关。
(3)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长期口服复方炔诺酮及避孕药可诱发肝细胞腺瘤的发生,临床对照观察表明,避孕药服用时间与用药剂量在肝细胞腺瘤的发展中有一定作用,避孕药服用1年以上和5年以上,患病率增加20~100倍,但其引起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2.病理改变 肝腺瘤病理上分为肝细胞腺瘤、胆管细胞腺瘤(包括胆管腺瘤及胆管囊腺瘤)、混合腺瘤。肝细胞腺瘤多见于右叶(67%),70%为单个结节,直径一般大于10cm,最大可达20~30cm。偶尔肿瘤可呈多个结节。肿瘤边界清楚,常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切面上肿瘤稍隆起,质地与周围肝组织相近但颜色稍浅,可见出血和梗死。镜下肿瘤细胞呈索状排列,细胞索由1~2排肝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较正常肝细胞稍肥大,但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偶见或缺乏。偶见细胞异型性,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使用同化或口服避孕药者。有时瘤细胞排列成腺管状,管腔见胆栓。瘤内常见扩张呈囊状的血窦,当出现大量囊状血窦时形成肝紫癜症。
胆管腺瘤很少见,常为单发,多位于肝包膜下,直径多小于1cm,偶尔可大至2cm,少数病例为分布于肝左右叶的多个结节。镜下肿瘤无包膜,但境界清楚。肿瘤位于门管区,由小胆管样的腺瘤样细胞组成。瘤细胞大小一致,胞浆丰富,核较深染,核分裂象罕见。腺管之间为胶原纤维,间质内还可见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肿瘤可沿门管区延伸,但不破坏肝索。
胆管囊腺瘤是发生于肝内的多房性肿瘤,内含澄清液体或黏液,多发生于右叶,肿瘤边界清楚,囊腔内衬单层立方上皮或无纤毛的柱状上皮。胞浆呈细颗粒状、淡染,胞核的大小和形状相当,位于细胞中央。
混合腺瘤是肝腺瘤和胆管腺瘤两者同时存在一体的腺瘤。一般多见于儿童,发展较快。

肝腺瘤相关文章
肝腺瘤常用药品
  • 香果健消片

    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气胀饱闷,食积腹痛,胸满腹胀。

  • 氟尿嘧啶片

    为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主要化疗药物。亦用于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和胰腺癌)、卵巢癌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辅助化疗和姑息治疗。

  • 双灵固本散

    滋补强身,扶正固本。对消化道肿瘤及术后, 放、化疗引起的体弱,厌食, 失眠等症有康复保健作用。

  • 诺为

    (1)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鸣、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的改善.(2)肠道易激惹综合征。

  • 新络纳

    本品为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腹胀、腹痛、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等消化道症状;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及部分胃切除患者的胃功能障碍。

  • 中华灵芝宝

    对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呼吸系统肿瘤(肺癌、鼻咽癌、喉癌)、妇科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及血液、淋巴等多种恶性肿瘤有特效,而且对其他疑难癌种(如绒癌、横纹肌肉瘤)也有显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