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外科 >> 肝胆外科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相关症状
  • 指甲上起小细粒 指甲上起小细粒指指甲上长出小细粒的症状。
  • 指甲类似云母 指甲有类似云母的表现。
  • 肝肿大 肝肿大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是临床上一个重要体征。正常肝脏大小为长径25 cm x上下径 15 cm x前后径 16 cm。国人成年男性的肝平均重1342 g,女性 1234 s,约占体重 l乃0,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地较成人大,约占体重1/20。正常肝上界与隐穹窿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于第7肋,至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再向左至前正中线后越过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至左锁骨中线稍内侧平第5肋间隙,肝的下界与肝前缘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自第11肋,沿右侧肋弓下缘至第9肋软骨尖处,离开胸弓,斜向左上方达剑突之下,在前正中线超出剑突以下约3cm.肝的位置与性别、年龄、体型有关,可随呼吸、内脏活动及体位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站立位及吸气时下降,仰卧位和呼气时上升,在平静呼吸时升降之差约3 cm,5岁以下儿童、多饮水、饭后、晚间、运动后、高原生活2个月以上的人,在肋缘下 l-2 cm,肝脏常可被触及,边缘锐利,质较,无压痛。有时助下触到的肝脏不是由于肝肿大,而是由于肝位置下移,此可见于经产妇女腹壁松弛者、歌唱或演奏者横隔运动过分发达。肺气肿、有胸腔大量积液、腋下脓肿者。有时胆囊肿大、横结肠肿瘤、胰腺囊肿、胃癌、右肾下垂、右肾积水、右肾囊肿、嗜铬细胞瘤等也可被误认为肝肿大,但呼吸移动度不如肝脏大,边缘不如肝脏清晰,故应结合病史、肝脏的位置、形态、质地。呼吸移动度、有否压痛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病理性肝肿大。
  •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 腹痛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数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为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因此在诊断时要全面考虑,详细分析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
  • 食欲异常 食物摄取受下丘脑的两个中枢调节,即腹外侧的“摄食中枢”和腹内侧的“饱食中枢”,后者在进食之后产生饱的感觉,可抑制前者的活动。脑肠肽胆囊收缩素(CCK)似乎有饱食作用,可能参与摄食行为调节。食欲异常,包括食欲缺乏、食欲亢进、食欲反常,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消化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或饮食中枢疾患所致。
  • 无胆汁粪便 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不含消化酶。无胆汁粪便系指不含胆汁及胆色素的粪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内即发生胆汁淤积性黄疸,患儿体重增加缓慢、嗜睡、易激怒、出现无胆汁粪便。
显示全部症状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早期症状有哪些?

1.临床表现
小囊肿多无明显症状,较难作出诊断,常在体检、腹部手术时发现。囊肿较大时,可出现右上腹不适、隐痛、餐后饱胀感等。肝脏肿大和右上腹肿块,触之呈囊性感,无明显压痛。多发性肝囊肿的肝表面可触及散在的囊性结节。如囊内出血,合并感染或带蒂囊肿扭转时,可有急腹症表现。
2.化验检查
肝功多无损害。
3.卡松尼试验阳性。
4.B型超声检查可确定囊肿大小、部位及数目。
5.肝核素扫描肝区可显示占位性病变(囊肿直径>2~3cm者)。
6.X线检查常可显示肝影增大,膈肌升高和胃肠道受压移位等征象。
7.CT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相关文章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常用药品
  • 护肝胶囊

    具有抗乙肝病毒、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慢性乙型肝炎。

  • 常乐康

    适用于急性特异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抗生素、慢性肝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及相关的急慢腹泻和消化不良。

  • 肝速康胶囊

    本品具有降酶,降浊,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代谢障碍、肝病症状及加速肝功能恢复等作用。用于急、慢性、迁延性肝炎。

  • 纳米硒

    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或其他低硒引起的疾病。

  • 易善复

    所有类型的急性和慢性肝病;预防胆结石复发;怀孕导致的肝脏损害(妊娠中毒);银屑病;放射综合症。

  • 美能

    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