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烧伤科
电烧伤相关症状
  • 浅表性疤痕 浅表性疤痕是指在皮肤浅表层的一种疤痕,其外表稍异于正常皮肤,为皮肤感染而形成。
  • 烫伤 概述: 烫伤(scald):由高温液体(eg,沸水、热油)、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损伤称为烫伤。
  • 烧伤后口渴 烧伤后口渴是由于严重烧伤后大量学江洋液体渗出,使血容量减少,致使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烧伤面积越大,渗出越严重,口渴越明显,是烧伤休克较早出现的临床表现。
  • 烧伤后脉搏增速 烧伤后脉搏增速是烧伤休克的症状之一。烧伤休克绝大多数为继发性休克,通常发生在烧伤后最初数小时或十多个小时,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受伤局部有大量血浆液自毛细血管渗出至创面和组织同间隙,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 烧伤后尿量减少 烧伤后尿量减少(一般指成人尿量每小时在20毫升以下):是烧伤休克的重要且较早的表现,如果肾功能未严重损害,尿少一般能反映组织血液灌流情况和休克的严重程度。尿少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所致。当然尚与抗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多有关。如出现无尿,多示收缩压在10.7kPa以下。
  • 烧伤创面浅咖啡色稀薄分泌物 烧伤后皮肤做为人体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蔽被破坏,而且坏死的皮肤组织又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的“培养基”。因此,烧伤创面极易感染。近年来,由于烧伤休克救治水平的提高,休克死亡率明显下降。而烧伤感染却成为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烧伤感染的防治是烧伤治疗的关键。烧伤出现创面浅咖啡色稀薄分泌物是属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烧伤创面苍白或焦黄炭化 烧伤的等级划分,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按烧伤深度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临床习惯上称Ⅰ度、浅Ⅱ度为浅度烧伤,深Ⅱ度、Ⅲ度为深度烧伤。 烧伤创面苍白或焦黄炭化是Ⅲ度的烧伤。Ⅲ度烧伤:累及皮肤的全层甚至皮下脂肪、肌肉、内脏器官。创面苍白或焦黄炭化,无疼痛,无水疱,感觉消失,质韧似皮革。3~4周后焦痂脱落后遗留肉芽组织面,愈后遗留瘢痕,皮肤功能丧失,造成畸形。酸烧伤一般不起水疱,迅速成痂。硫酸、硝酸和盐酸的烧伤痂分别呈深棕色、黄棕色和黄色;烧伤越深,痂色越暗,痂皮内陷越明显,质地越硬。碱烧伤创面呈黏滑或皂状焦痂,色潮红,有小水疱,一般较深,焦痂或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凹陷,边缘潜行,经常久不愈。此外酸烧伤容易估计偏深,碱烧伤和其他一些化学烧伤有继续加深的过程,应反复估计核实深度。严重烧伤: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组织,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如水盐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休克、DIC、免疫平衡失调,继发感染,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等。尤其是呼吸功能受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沥青烧伤 沥青人称柏油,有高度的粘合性,广泛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防腐防潮,铺路等.液体沥青引起皮肤烧伤纯属热力作用,无化学致伤作用.其特点是不易清除,热量高,散热慢,故创面往往较深,且多发生于皮肤暴露部位,如手,足,面部等处.
  • 轻度烧伤 由高温、化学物质、电等引起人体的皮肤、组织的损伤称为烧伤。临床上将烧伤分为3度。因家庭只能处理轻度烧伤,故本文只介绍轻度烧伤(Ⅰ度烧伤)。
  • 烧伤创面暗灰或黑色的坏死斑 烧伤后皮肤做为人体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蔽被破坏,而且坏死的皮肤组织又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的“培养基”。因此,烧伤创面极易感染。近年来,由于烧伤休克救治水平的提高,休克死亡率明显下降。而烧伤感染却成为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烧伤感染的防治是烧伤治疗的关键。创面出现暗灰或黑色的坏死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创面的常出现坏死斑。
  • 烧伤创面淡黄色粘稠分泌物 烧伤后皮肤做为人体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蔽被破坏,而且坏死的皮肤组织又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的“培养基”。因此,烧伤创面极易感染。近年来,由于烧伤休克救治水平的提高,休克死亡率明显下降。而烧伤感染却成为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烧伤感染的防治是烧伤治疗的关键。出现淡黄色粘稠分泌物是判断金葡菌感染的关键。
  • 烧伤创面焦痂提前潮解、脱落或出现虫咬样变化 烧伤后皮肤做为人体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蔽被破坏,而且坏死的皮肤组织又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的“培养基”。因此,烧伤创面极易感染。近年来,由于烧伤休克救治水平的提高,休克死亡率明显下降。而烧伤感染却成为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烧伤感染的防治是烧伤治疗的关键。焦痂提前潮解、脱落,或出现虫咬样变化,表示局部有感染的发生。
  • 烧伤创面粪臭味分泌物 烧伤后皮肤做为人体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蔽被破坏,而且坏死的皮肤组织又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的“培养基”。因此,烧伤创面极易感染。近年来,由于烧伤休克救治水平的提高,休克死亡率明显下降。而烧伤感染却成为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烧伤感染的防治是烧伤治疗的关键。烧伤创面粪臭味分泌物是属于厌氧菌感染感染。
  • 烧伤创面甜腥气味的粘稠分泌物 烧伤后皮肤做为人体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蔽被破坏,而且坏死的皮肤组织又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的“培养基”。因此,烧伤创面极易感染。近年来,由于烧伤休克救治水平的提高,休克死亡率明显下降。而烧伤感染却成为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烧伤感染的防治是烧伤治疗的关键。烧伤创面出现甜腥气味的粘稠分泌物是属于绿脓杆菌感染。
  • 挛缩性疤痕 挛缩性疤痕是以其引起的功能障碍特征命名的疤痕。多见于深度烧伤愈合后,由于疤痕收缩,常导致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长期的疤痕挛缩可影响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的发育,应及早处理。
  • 中度烧伤 中度烧伤指烧伤损伤较深,形成充满血清的烧伤水疱,组织坏死。
  • 重度烧伤 重度烧伤指威胁生命的严重烧伤,组织的炭化。
  • 昏迷 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最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表现。临床上将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1、浅昏迷 随意运动丧失,仅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对疼痛刺激(如压迫眶上缘),有躲避反应和痛苦表情,但不能回答问题或执行简单的命令。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腱反射仍然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可同时伴有谵妄与躁动。 2、深昏迷 自发性动作完全消失、肌肉松弛、对外界刺激均无任何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及腱反射均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即各种反应和反射都消失。病理征继续存在或消失,可有生命体征的改变。昏迷是病情危重的标志,应积极寻找病因,并应积极处理。
  • 角膜烧伤 角膜烧伤包括很多种,常见的有角膜化学烧伤,角膜热烧伤
  • 晕厥 晕厥是指突然发生的暂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多由躯体因素引起,也可继发于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短暂意识丧失。患者常在晕厥发作前约一分钟出现前驱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感、视力模糊、耳鸣、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无力,随之很快发生晕厥。晕厥发作时,随意运动和感觉丧失,有时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甚至心脏停搏,此时难以触及桡动脉、颈动脉搏动。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瞳孔散大,光反射与角膜反射消失,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流涎、尿失禁等。一般持续2-3min,继之全部功能逐渐恢复。患者苏醒后可有短时间的意识混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有便意,甚至二便失禁,有极度疲劳、嗜睡,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半小时,发作后检查可以无阳性体征。
显示全部症状

电烧伤早期症状有哪些?

诊断较容易,但应密切观察深部损伤进展和并发的感染。还应重视低血容量、尿量少和尿成分异常(蛋白、管型、红细胞等)、心电图改变和贫血等。
电烧伤有“入口”(即触电部位),一般还有“出口”。入口处有Ⅲ°烧伤。皮肤焦黄或炭化,有的形成了裂口或洞穴,烧伤可能深达肌、肌腱、骨。出口处一般也是Ⅲ°烧伤改变,但程度稍轻;个别的出口处病变不明显。电烧伤的深部损伤范围常远远超过皮肤入口处,但早期难以确定。伤后24小时以后,入口处周围开始肿胀发红,范围逐渐扩大。局部皮肤或肢端发生坏死,肢体肿胀向近侧或外周蔓延。深部损伤较广泛的原因,是电流通过皮肤后依次损伤皮下组织、肌和肌腱等,同时损伤血管壁促使血栓形成,术后可造成其供血组织缺血坏死。伤后1~2周坏死组织范围可确定,其深部坏死范围仍超过浅表的坏死、肿胀部位。在电烧伤后坏死过程中,容易并发感染,可发生湿性坏疽、脓毒血症、甚或气性坏疽等。在浅部坏死组织脱落后,损伤的血管外露,可发生严重的反复出血。

电烧伤相关文章
电烧伤常用药品
  • 注射用羧苄西林钠

    本品为半合成青霉素抗菌素,对G-菌的抗菌谱较氨苄青霉素广、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部分沙雷杆菌,部分肠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胸腹腔感染、败血症等,尤其适用于尿路感染,也可用于烧伤。

  • 枯草芽孢杆菌喷雾剂

    适用于防治中、小面积Ⅱ度烧伤烫伤创面感染。

  • 赛高路

    用于儿童、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氏综合症,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生长障碍,手术、创伤后高代谢状态(负氮平衡),烧伤,脓毒败血症。

  • 解毒烧伤膏

    凉血解毒;活血止痛;袪腐生肌。用于浅II度,深II度烧伤。

  • 红霉素软膏

    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

  • 三黄珍珠膏

    解毒消肿,去腐生肌,止痛。适用于中小面枳Ⅱ度烧伤、烫伤、残留创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