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外科 >> 肛肠外科

克罗恩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不同程度的贫血可见于70%的病例。活动性病变时,末梢血白细胞可增高。约半数病例血沉增快,大便潜血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清蛋白降低。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口服钡剂小肠造影可显示小肠壁深部慢性炎症表现,如狭窄、瘘管、深的纵行溃疡以及跳跃式或节段性分布,有时可见钡剂进入窦道与邻接的肠袢相通或进入瘘管深入到腹腔。用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早期病变的浅小黏膜溃疡可以显出。钡灌肠造影,尤其是气钡双重造影对诊断最有价值。应设法使钡剂通过回盲瓣进入小肠末端。从而发现肠壁的纵行溃疡、裂隙状溃疡,溃疡之间为正常黏膜,但由于正常黏膜的黏膜下层炎症、水肿及纤维化,使正常黏膜隆起,在X线下形成卵石征。回肠末端与盲肠内侧可发现小瘘管。后期由于肠腔狭窄,X线下失去正常形态,肠管呈管状。狭窄区长短不一,1~2cm至10余厘米不等,单发或多发,呈节段性分布。
Crohn病需与回盲部结核相鉴别。肠结核常伴有回盲瓣病变,因结核病变使回盲瓣变形、开放,造影剂自由通过,而Crohn病使回盲部形成狭窄,可助鉴别。
2.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可观察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表现为多发性的口疮样溃疡或纵行的溃疡。后期黏膜呈颗粒状,胃窦和十二指肠形成狭窄,可结合活检进行诊断。但有时远侧有病变,上消化道也可伴有一般的口疮样溃疡,而不是Crohn病改变。需靠活检来鉴别。儿童较Crohn病变在上消化道更为多见。
结肠镜对结肠和末端回肠的Crohn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内镜可看到黏膜的病变并可确定病变的范围,可取活组织进行检查,但瘘管则易被遗漏。镜下可见散在的、大小不一的口疮样溃疡,周围发红。溃疡之间黏膜正常。随着病变的进展,口疮样溃疡融合为纵行溃疡。溃疡之间由于黏膜下层炎症、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可呈现铺路卵石样改变。也可形成炎肉。肠腔狭窄较常见。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病变肠段之间的黏膜正常。活检病理如能发现肉芽肿,中心无干酪坏死,则对诊断极有帮助。但活检中能找到肉芽肿者不到50%,有人报道只有l0%。
3.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及B型超声检查有辅助诊断作用,能显示肠系膜炎症或脓肿形成。CT优于B型超声。
4.磁共振成像(MRI) 能显示组织不同层次的平面图和准确的解剖位置。据报道,可显示上、下肛提肌间隔,能将肛周瘘管轮廓显示清楚。临床使用价值尚待观察。

克罗恩病相关文章
克罗恩病常用药品
  • 大蒜素注射液

    抗感染药。本品适用于深部真菌和细菌感染,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部和消化道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菌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结核等。

  • 乳酸菌素片

    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

  • 颇得斯安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 大蒜素注射液

    抗感染药。本品适用于深部真菌和细菌感染,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部和消化道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菌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结核等。

  • 颇得斯安

    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克罗恩病(节段性回肠炎)。

  • 类克

    1、类风湿关节炎 :本品是疾病控制性抗风湿药物。对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本品与甲氨蝶呤合用可用于 :减轻症状和体征 ;改善身体机能,预防患者残疾。 2、克罗恩病 :对于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本品可用于 :减轻症状和体征 ;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 ;促进粘膜愈合 ;改善生活质量 ;使患者减少皮质激素用量或停止使用皮质激素。 3、痿管性克罗恩病 :对于痿管性克罗恩病患者,本品可用于 :减少肠-皮肤痿管和直肠-阴道痿管的数量,促进并维持痿管愈合 ;减轻症状和体征 ;改善生活质量。 4、强直性脊柱炎(AS) :对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品可用于 :减轻症状和体征,包括增加活动幅度 ;改善身体机能 ;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