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肛肠外科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相关症状
  • 侧腹壁或后腰部有压痛 结直肠损伤患者腹膜后间隙感染明显时,侧腹壁或后腰部有压痛,有时可触及皮下气肿。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的症状。
  • 直肠肛门内胀痛不适 肛门直肠痛疼是肛肠疾病发生的最常见的症状,由于解剖和生理学的关系,肛肠疾病的痛疼多发生于下腹部、会阴部,肛缘及直肠下段。
  • 肛门区红肿及痛性硬块 肛门区肿胀疼痛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症状。检查时可见肛门局部红肿,压痛及痛性硬块。
  • 肛周软瘊 表现为肛周软瘊或皮肤皱褶症状的疾病,现被称为婴儿肛周角锥形隆起(infantale perianal pyramidal protrusions)。该病发生于幼儿,通常为女性,皮损发生于前中线到肛门处,随时间经过可消退。一般不需治疗。
  • 肛周囊肿 肛周囊肿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扩散而成.常位于肛门或侧方皮下部,一般不大.重要症状为肛周持续跳动性疼痛,行动不便,坐卧不安,全身感染性症状不明显.病变出明显红肿,有硬结和压痛,脓肿形成可有波动感,穿刺时抽出脓液。
  • 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组织学改变以耻骨直肠肌肌纤维肥大为特征。
  • 脓肿 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
  • 发烧 发烧(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precptic anterior hepothalamus,POAH),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热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昏迷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消瘦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昏迷、呼吸困难、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腹泻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 肛旁脓肿 肛旁脓肿:又称肛管周围脓肿肠内细菌引起肛隐窝(肛管直肠交界处的凹陷窝组织)发炎感染沿淋巴侵犯直肠肛管周围组织形成脓肿。
  • 肛裂三联征 肛裂三联症一般是指肛裂日久所导致的肛乳头瘤或肛乳头炎、哨兵痔、陈旧性肛裂或者是其导致的皮下瘘管三者,此三者在肛裂中,应属Ⅲ期肛裂范畴。因此,肛裂三联症是Ⅲ期肛裂。
显示全部症状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早期症状有哪些?

本病的一般表现是,患者先感处坠胀痛或刺痛,可扪及一硬块,压痛,继之疼痛加重,痛性肿块增大,并可出现畏寒、发热。在3~5天后局部可形成脓肿。低位脓肿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高位脓肿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轻。脓肿可自行向肛管直肠内破溃自发排出脓液,排脓后疼痛缓解,全身症状好转或消失。形成肛瘘以后脓肿可反复发作。
由于脓肿发生部位不同,其症状体征也各有特点:
1.肛周皮下脓肿 占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40%~45%,位于、肛管下部的皮下组织内,上方由筋膜与坐骨直肠间隙分隔。多发生于后侧方。区肿胀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检查时可见局部红肿,压痛及痛性硬块,化脓后有波动感,自行穿破者可见破口及脓液(图5)。本病诊断较易,如疑有脓肿形成,作穿刺即可证实。

 
2.坐骨直肠窝脓肿 占肛周脓肿的15%~25%,位于坐骨直肠窝内。坐骨直肠间隙呈楔形,在肛提肌与坐骨之间,底向下是和坐骨结节之间的皮肤,尖向上在闭孔内肌筋膜与肛提肌的膜连接处。炎症初起时常觉部不适或微痛,继之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畏寒等,同时局部疼痛加重,坐卧不安,排便时疼痛尤重。有排尿困难,里急后重。查体时可见旁肿胀,皮肤紫红变硬,指诊可扪及坐骨直肠窝饱满隆起、触痛。早期作坐骨直肠窝穿刺是发现脓肿的最简单有效办法(图6)。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约占肛周脓肿的2.5%~9%,骨盆直肠间隙位于盆腔内,下为肛提肌,上为盆腔腹膜,后有直肠和侧韧带。前方男为膀胱和前列腺,女为子宫和阔韧带。脓肿发生后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局部表现不明显,指诊在肛提肌上方可摸到肿胀和触痛。由于感染位置较深,早期诊断不易,故对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乃至感染性休克而找不到病灶者要考虑本病可能,B超或CT检查可帮助诊断。
4.马蹄形脓肿 马蹄形脓肿是在、肛管后方及两侧蔓延的脓肿,多数在后方,由后中肛腺感染所致或一侧脓肿向对侧蔓延所致,可分为高位马蹄形脓肿和低位马蹄形脓肿。临床表现除全身感染症状外,局部表现为肛管后方肿胀及触痛,后期破溃流脓。
1.临床症状 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可有全身乏力、发热等感染表现。
2.体征 肛旁皮肤有明显红斑,伴硬结和触痛,可以波动感,为肛周脓肿;直肠指诊,患侧有压痛性肿块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上部的前侧壁外有压痛、隆起为骨盆直肠脓肿;直肠指诊在直肠后壁有压痛、隆起和波动感,为直肠后壁脓肿。高位肌间脓肿,肛周外观无特殊,直肠指诊在肛管上端或下端扪及表面光滑、卵圆形、边缘整齐、质硬、压痛的肿块,或有波动者为高位肌间脓肿。
3.镜检 有时可看到开口,若在周围加压,还可见到脓液自开口流出。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相关文章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