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外科 >> 血管外科
肾血管畸形与压迫相关症状
  •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里的静脉因回流受阻,而出现的盘曲扩张。是青壮年常见的疾病,是指因精索静脉血流淤积而造成精索蔓状丛(静脉血管丛)血管扩张,迂曲和变长。发病率为男性人群为10-15%,在男性不育中占15-20%。此症多发生于左侧,但双侧发病者并不少见,可高达20%左右。精索静脉曲张,可伴有睾丸萎缩和精子生成障碍,造成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也可以因为肾肿瘤或其他腹膜后肿瘤引起,由于受压迫而引起的精索静脉曲张称为症状性或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节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卜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remodel-ing人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
  • 肾区叩击痛 患者取站立位、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于患者的肾区,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强度的力量向左手背进行叩击。正常时肾区无叩击痛。当有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及肾周围炎时,肾区可有不同程度的叩击痛。
  • 腰部钝痛 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散布整个背部。
  • 肾血管畸形 肾血管畸形与压迫是指双侧肾脏的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在起源数量、引流方向上存在异常或受周围组织脏器的压迫变形而导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损害。 正常人的双侧肾动脉于第一腰椎水平由腹主动脉双侧发出,位于肠系膜上动脉的稍下方,右肾动脉较左肾动脉稍长,肾动脉进入肾门后分为前后两支,于肾盂的前方和后方进入肾实质,肾动脉前支分出四支段动脉(尖、上、中、下),后支延续为后段动脉,肾段动脉分支形成各肾锥体间的叶间动脉,后者发出小叶间动脉,呈放射状进入肾皮质,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内形成毛细血管,再汇集为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通过肾直小动脉进入髓质,形成毛细血管网后依次由与动脉伴行的同名静脉汇入双侧肾静脉主干,回流到下腔静脉。肾血管畸形与压迫是指双侧肾脏的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在起源数量、引流方向上存在异常或受周围组织脏器的压迫变形而导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损害。
  • 蛋白尿 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 20mg/100ml。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0~100 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 血尿 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下有红细胞3个以上。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是血尿。
  •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 年增长,我国是从1959年开始对高血压进行普查防治工作的,当时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到1979-1980年第二次高血压抽样调查时,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包括临界高血压)已增加到7.73%;1990-1991年第三次次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在十年间又有显著增长,估计当时全国至少有6000万高血压患者。另据最新统计资料,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上升到11.68%,尤其高血压继发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显示全部症状

肾血管畸形与压迫早期症状有哪些?

肾血管畸形与压迫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一般受病侧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严重程度的影响,也因病变是否损害肾集合管系统而异,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表现:
1.腰肋部隐痛 以闷痛、胀痛为主,少有肾绞痛,体查有病侧腰背部或腰腹部压痛及肾区叩击痛。
2.高血压 患者可因肾血流量下降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多数于起病后1~2周出现中~重度顽固性高血压。先天性肾血管畸形或压迫,病人可于婴幼儿期或青少年期起病。体格检查在部分病人可发现上腹部正中线两侧或腰部有血管杂音。
3.肾集合管受累 常引起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受损一般较轻,重症或晚期病例可出现氮质血症,死于尿毒症的病例报道较少见。后天性肾动静脉畸形和压迫者可同时存在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4.大的肾动-静脉瘘可引起循环左向右分流,增加心脏前负荷,肾血流量下降可继发血容量增加和动脉压增高,加重心脏的前后负荷。重症病例可引起急性心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5.部分病人临床表现轻微或无任何表现,导致误诊率甚高。偶有报道以精索静脉曲张为唯一主诉,诊断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总的来说肾血管畸形与压迫分以下几种情况:肾动脉狭窄受压畸形,多以高血压就诊;肾静脉受压者,多以血尿、蛋白尿就诊;肾动-静脉瘘细小者,临床多无症状,而瘘口巨大者,首发症状为心力衰竭。肾动脉畸形或受压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已在有关章节中叙述。这里详细讨论肾动-静脉瘘和肾静脉受压畸形的临床表现。其他的肾血管畸形,临床少见且多无临床症状,故不作详细描述。
(1)肾动-静脉瘘:肾动-静脉瘘畸形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先天性,按瘘口所在部位可分为肾内型和肾外型,按临床症状可分为静脉曲张型和动脉瘤型。
①静脉曲张型:多为先天性肾动静脉瘘,瘘口相对较小,临床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腰肋疼痛,曲张的瘘道出现破裂时可有血尿,输尿管、尿道常因血凝块堵塞而出现尿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孕妇因血容量锐增及动脉压升高,可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但不多见。该型瘘口多位于肾外。
②动脉瘤型:多为后天性,常见于肾脏手术、外伤、肾脓肿溃破、肾肿瘤等,瘘口较大,瘘道较短,动静脉分流量较大,临床上除有原发病的表现外,常有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也可有腰、腹部血管杂音,血压增高等。但肾穿刺活检并发的动静脉瘘常较细小,2周~18个月瘘口能自行愈合,如无严重症状,一般不须特殊处理。
(2)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ES):自从1972年Nutcracker描述了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后,国内外陆续报道了很多病例。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均有发病。绝大多数患者以肉眼血尿作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人有腰痛,也有报道病人以直立性蛋白尿为唯一临床表现者。
肾动脉畸形与压迫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漏诊率高,临床医师必须提高警惕性。如有以下临床表现者,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
1.不明原因的血尿或蛋白尿。
2.腹部血管杂音伴不能解释的高排型心力衰竭。
3.儿童或青少年高血压患者。
4.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腹部血管杂音者。
5.精索静脉曲张伴左肾影增大者。
确诊的唯一方法是肾动脉造影。

肾血管畸形与压迫相关文章
肾血管畸形与压迫常用药品
  • 蕴安

    ⑴ 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⑵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 ⑶ 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

  • 叶酸片

    ⑴ 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⑵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 ⑶ 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