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大血管损伤相关症状
- 血管伤 血管伤分为:完全离断、部分破裂、血管壁挫伤、血管内膜撕裂及动脉痉挛、出血、张力性血肿及急性动脉供血不足(苍白、皮温低、麻木、运动障碍、剧痛及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等血管开放伤表现或供血不足,中断及肢体远端血液回流障碍等闭合性血管伤症状。
- 十二指肠高度扩张 十二指肠高度扩张系胃空肠输入袢综合征的急性空肠输入袢梗阻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胃急性扩张的起因之一。 十二指肠duodenum介于胃与空肠之间,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4~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胰管与胆总管均开口于十二指肠。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十二指肠的形状呈“C”形,包统胰头,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 胃空肠输入袢综合征 【诊断】病史提问: ①急性空肠输入袢梗阻:突然上腹剧痛,呕吐频繁,呕吐物中无胆汁,呕吐后症状不缓解,梗阻严重者可发生十二指肠高度扩张,肠壁坏死、穿孔,导致急性腹膜炎。 胃急性扩张(acutedilatationofstomach)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由于大量气体、液体或食物潴留而引起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的高度扩张。
- 伤口愈合发痒 伤口愈合发痒,其实是和人体的皮肤结构以及组织的再生能力有关的。原来,人体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真皮下面是皮下组织。除此之外,皮肤还有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附属物。而不同的皮肤结构对伤口的感受也不一样。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不一样,神经组织是再生能力较低的,一般情况下神经快长好的时候,也是伤口快长好的时候。神经末梢长进结缔组织的时候,伤口就可以感觉到痒和痛了。
- 静脉出血 静脉出血是指暗红色的血液,迅速而持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通常用碘酒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以消毒纱布和棉垫盖在伤口上缠以绷带,即可止血。
- 腹肌肌肉抽搐 腹肌肌肉抽搐,当大量钠盐丢失体内碱储备下降时,可引起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引起腹肌肌肉抽搐。
- 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诊断出现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可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症状。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见于生产、交通和生活事故中。病人的预后决定于有无内脏损伤,常伴有其他部位伤,如脑外伤、胸外伤和骨折等,掩盖了病史和体征,而使其诊断不易明确;又因某些表现轻微的损伤,也可能有腹内脏器损伤。因此,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必须密切观察,反复检查,妥善处理,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 动脉出血 动脉出血水是指血液来势凶猛,颜色鲜红,随心脏搏动而呈喷射状涌出。大动脉出血可以在数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需急送医院抢救。在血管损伤中,动脉损伤较为多见,占血管损伤的73%~85%,后果严重。血管损伤的部位,肢体多于颈部、胸部和腹部大血管。股动脉损伤最为常见,占全部血管损伤的20%。
腹部大血管损伤早期症状有哪些?
1.症状
(1)休克:为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病情凶险,为早期死亡的常见原因。
(2)腹胀、腹痛及出血:急骤的腹腔外伤刺激、出现腹膜炎表现及腹胀等均可引起腹痛,但其性质和程度不一。开放性损伤可自伤口大量出血,动脉血色鲜红,可呈搏动性出血。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腹腔大血管的损伤致腹膜后出血可以是隐性的,腹腔内很少积血,典型的例子是腰背部的刀刺伤,刀刃从下两肋部刺入。
(3)腹部大血管损伤常伴有小肠、肝脏、胰腺、结肠、肾脏等损伤以及出现脊柱骨折移位等。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急性腹膜炎表现、血尿、无尿、呕血、便血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2.体征 患者由于大量失血,一般状况差,血压急骤下降或测不出,脉搏细速至触不清,或呼吸浅促、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腹部膨隆,锐性损伤自伤口流血,如合并有消化系损伤、消化道内容物或消化液流至腹腔,可出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移动浊音阳性,听诊肠音弱或消失。
病人有腹部或腰背部外伤史,临床出现严重休克、腹腔积血、腹膜刺激症状等征象,影像学检查如血管造影、CT等提示有腹腔大血管损伤者,一般能做出诊断。但由于伤情危急,多数病人来不及做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因而,最后确诊多数在手术探查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