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以下的损伤 支气管以下的损伤是重度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表现之一,括支气管及肌实质的损伤
- 胸闷 胸闷chest distress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不同年龄的人胸闷,其病因不一样,治疗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
- 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反射,通过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排出体外。
-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 冲动型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类具有要进行某些行为的强烈欲望并付诸实施的精神障碍。由于发作过程中其有突发型,类似癫痫,故它又叫癫痫型人格。这种人往往在童年时就有所表现,往往因微小的事和精神刺激,就会突然爆发强烈的暴力行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从而造成破坏和伤害他人。 这类障碍有多种形式,包括间歇性爆发障碍、纵火癖、偷窃癖、拔毛癖和病理性赌博等。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尚无完整的统计。
- 呼吸窘迫综合症 由于早产儿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而在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的综合征.
- 紫绀 紫绀又称发绀(cyanosis),人是指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血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格高铁血红蛋白和硫化血红蛋白等人使皮肤和部膜呈现紫蓝色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绀可以出现在全身皮肤和我膜,但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血循环末梢,如口唇。舌、口腔级膜、鼻尖、颊部、耳垂、甲床等处较易观察到。有时黄疽、水肿或异常色素沉着可以掩盖发绀的存在。良好的自然光线是早期发现发绀的必要条件。
- 呼吸异常 人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min,与心脏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4。安静时呼吸的洪都拉斯气量平均为500ml(300~700ml),每分钟通气量约8~10l。呼吸异常是指呼吸的频率,节律概念人度的改变。当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患者有力呼吸,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都发生改变,称为呼吸困难。是本节讨论重点。
- 消瘦 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而致体重下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时为消瘦(有作者认为凡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以上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称为消瘦)。
气管及支气管发育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不同畸形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常见畸形有:
1.气管、支气管闭锁 这类畸形很罕见,常伴有其他畸形:气管食管瘘和心脏、泌尿生殖系统的异常。 Floyd等将此类畸形分为3种亚型。Ⅰ型:占10%,包括气管部分闭锁,远端气管为连接于食管前壁的短段正常气管;Ⅱ型:占59%,完全气管未发育、支气管及隆突部位正常,隆突与食管相连;Ⅲ型:占31%,气管完全未发育,支气管起源于食管。有报道根据病变气管、支气管发育的程度及有无食管气管瘘分为7型,(图1)列出了常见的4种类型。最常见类型是喉至食管瘘之间气管完全缺失,此型约占50%,其他类型仅占5%~10%。
先天性支气管闭锁或狭窄可累及叶、段或亚段支气管,其发生在或靠近其近端,以左上叶的尖后段支气管最为常见。病变是节段性的,病变处以外的支气管树,不论是其远端或近端的支气管,形态及结构正常或接近正常,典型表现为:1支或更多支气管含黏液、且扩张(黏液囊肿),绝大多数病例,切除的标本显示远、近端支气管不相通,偶见痰或纤维条索分隔。
先天性支气管狭窄或闭锁平均诊断年龄是17岁,近2/3为男性,通常无症状,约20%的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史。较大气管的狭窄多在婴儿期就出现症状,表现为呼吸窘迫、喘鸣或反复发作肺炎等。患儿常为早产儿或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出现发绀,并无哭声,气管插管不能达声带以下,食管插管可暂时改善通气。
2.支气管狭窄 真正的先天性支气管狭窄罕见,支气管狭窄最常见为继发性右主支气管狭窄,为婴幼儿长期机械辅助通气过程中不正确或频繁的吸痰,造成炎症改变,肉芽组织在主支气管开口处堆积所致。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如果合并气管狭窄,可有发音障碍,查体可见喘鸣。
3.气管憩室 先天性气管、支气管憩室相对常见,以气管憩室最为常见,可能源于诊断及治疗同气管憩室(图2)。
气管憩室多位于隆突上1~3cm气管的右侧壁,常单发,无症状,可存留异物。多在术中、支气管检查或尸检时意外发现,支气管镜可确诊。无需特殊治疗。症状可能由于副支气管狭窄或其他的肺部畸形引起,出现反复发作的肺炎、喘鸣或新生儿呼吸窘迫。
4.支气管异常起源 支气管异常起源指叶以上大支气管起源异常,极其罕见。而肺段或段以下支气管起源异常,较为常见,被认为是解剖变异,应在支气管镜检查及手术时注意,无其他临床意义(图3)。
有4种主支气管异常:①超过1个(偶尔无)肺叶或段的支气管,如双右上叶支气管;②同侧异位支气管:叶支气管异常起源,最常见是右上叶支气管起源于气管,形成气管三叉分支,称为动脉上支气管;③异侧异位支气管:此型的支气管分叉及肺分叶异位到对侧肺,如:右下或中叶的支气管横跨纵隔起源于左主支气管,称为支气管桥。可为单一畸形,也可与心、脾及其他畸形并存,如:支气管桥可伴有左肺动脉悬吊和气管狭窄;④额外支气管:其常起于右主支气管或中间干支气管的下壁。
支气管异常起源及异常分支常无症状,也无明显临床意义,但偶有继发反复发作肺部感染等。
食管造影可见部分肺组织通过支气管样结构与食管交通。起自食管的肺叶或肺段支气管的异常起源(食管支气管)可为右侧或左侧肺,也可是上叶或下叶,到受累肺叶的血供有各种情况,一些肺叶为正常的肺血供,而其他一些为体循环供血。叶外型和叶内型肺隔离症(定义为有异常血供和无支气管交通)偶与食管或其他前肠来源器官交通,因此在名词定义上常造成混乱,故有人将所有此类畸形称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前肠畸形。
5.气管、支气管食管瘘 占出生婴儿的1/800~1/5000,单纯的气管食管瘘少见,约占气管、食管畸形的4%,而伴有食管闭锁的气管食管瘘较多见,约占气管、食管畸形的88%。
分为5种主要类型(图4):①短的闭锁食管,远端食管起于气管下段,此型最为常见,占80%以上;②食管闭锁而无气管食管瘘,此型气管发育多正常;③存在食管气管瘘,而无食管闭锁;④食管闭锁、伴闭锁口侧食管气管瘘;⑤食管闭锁、伴气管与闭锁口侧及肛侧食管瘘。
食管与右主支气管间形成的支气管食管瘘较少见。也有将其分为两种临床病理类型:伴或不伴有食管闭锁,前者食管为盲端,是最常见类型。
低出生体重为此病的高危因素,70%见于出生时低体重儿,多因其他疾病而早产, 男稍多于女,出生后即可出现口水过多、吐白沫等,进食时呛咳、呕吐、呼吸困难、发绀等,停止进食后以上表现明显减轻,如处理不及时,婴幼儿可因口腔分泌物、进食或胃内容物反流等引起吸入性肺炎,出现发热、气急、脱水等,严重者可因肺部并发症死亡。足月儿如为单纯瘘,100%可存活。
根据婴幼儿期出现的呼吸窘迫、反复发作肺炎等症状及结合X线、造影和CT检查,早期诊断气管支气管发育障碍多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