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胸膜炎相关症状
- 胸膜休克 肺受压萎陷,萎陷的程度取决于肺顺应性和胸膜有无粘连。正常的胸膜腔为负压,低于病变侧胸膜腔,使纵隔移位。同时由于健侧胸腔压力仍可随呼吸周期而增减,从而引起纵隔摆动和残气对流,导致严重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纵隔摆动引起心脏大血管来回扭曲以及胸腔负压受损,使静脉血回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纵隔摆动又可刺激纵隔及肺门神经丛,引起或加重休克。医学界称之为胸膜肺休克。
- 胸膜增厚 胸膜肥厚首先是由胸膜炎所致。有的达2厘米以上,由纤维结缔组 织组成,呈灰白色,表面为肉芽组织,脓腔内有大量坏死组织及积脓并有分隔胸膜炎有两种,一种为干性胸膜炎(无胸腔积液),另一种为渗出性胸膜炎(有胸腔积液)。产生胸膜肥厚主要是由于得过第二种胸膜炎。由于胸水没及时发现和抽水治疗,胸水在胸膜腔内停留时间长了,胸水刺激胸膜加上胸水中有纤维蛋白附在胸壁上故使胸膜增生增厚。因此,患了胸膜腔积液的病人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否则就易产生胸膜肥厚。一般胸腔有水用B超就可以检查出来。
- 胸水 胸腔是由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所组成的一个封闭性腔隙,其内为负压,正常情况下两层胸膜之间存在很少量(约1~30毫升)的液体所起润滑作用,减少在呼吸活动过程中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利于肺在胸腔内舒缩。这种液体从壁层胸膜产生,由脏层胸膜吸收,不断循环之处于动态平衡,液体量保持恒定。当发生某种情况影响到胸膜,无论是壁层胸膜产生胸水或是脏层胸膜吸收胸水的速率有变化,都可使胸腔内液体增多,也就是所谓胸腔积水(积液)。
- 左胸痛 左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一般是由心血管,呼吸,胸膜疾病引起,胸痛的严重程度与引起胸痛的原因不一定有确切的关系。
- 胸膜钙化 胸膜腔内有机化的血块或干酪坏死物质等存在时可有钙盐沉着,形成胸膜钙化。胸膜钙化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及损伤性血胸后。某些尘肺,如滑石肺及石棉肺也可有胸膜钙化,而且常呈双侧性的。胸膜钙化常和胸膜增厚和粘连同时存在。
- 血性胸水 血性胸水是指胸水外观呈明显血性.大于15%的漏出液和超过40%的渗出液可为血性.红细胞计数在5000~100000/μl之间,仅需5000~10000/μl的红细胞即可使胸水呈红色,而且仅需1ml血液即可使500ml胸水呈血性.肉眼血性胸水的红细胞>100000/μl;血性胸水提示创伤,恶性肿瘤或肺栓塞.
- 干胁痛 中医学所说的干胁痛是因肺痨等病变侵及胸膜,灼烁阴液,气血瘀滞,络脉不和。以胸胁刺痛,干咳,胸膜摩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 胸廓畸形 鸡胸是胸前壁呈楔状凸起状如禽类的胸骨,故而得名。漏斗胸则是一种胸前壁的凹陷畸形,状如漏斗。这是两种常见的胸廓畸形。
- 胸部紧迫或束带感 周围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高,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明显升高。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
- 恶性胸水 恶性胸水泛指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或胸膜自身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同癌症的感染、疼痛、心包积液等均属癌症晚期的常见并发症。大量胸水所致的压迫性肺不张、限制性通气障碍、呼吸衰竭和回心血量的减少又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 胸膜转移 胸膜转移主要来源于肺,其次是乳腺,其他常见原发部位有胃,卵巢,胰腺等。癌症造成胸膜层毛细血管内压,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胸腔内压力改变,产生胸腔积液——恶性胸水。恶性胸水又称癌性胸膜炎,系癌症胸膜转移和胸膜本身癌症所致的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癌症病人一旦出现胸腔积液,即意味着病变已局部或周身播散。
- 渗出性胸水 胸腔是由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所组成的一个封闭性腔隙,其内为负压,正常情况下两层胸膜之间存在很少量(约1~30毫升)的液体所起润滑作用,减少在呼吸活动过程中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利于肺在胸腔内舒缩。这种液体从壁层胸膜产生,由脏层胸膜吸收,不断循环之处于动态平衡,液体量保持恒定。当发生某种情况影响到胸膜,无论是壁层胸膜产生胸水或是脏层胸膜吸收胸水的速率有变化,都可使胸腔内液体增多,也就是所谓胸腔积水(积液)。胸积水从性质上可分为渗出性胸水及漏出性胸水。
- 胸膜增厚粘连 肺结核、胸膜炎以及胸部损伤患者的胸膜腔内往往会有渗出的积液,一旦积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着在胸膜上,便可导致胸膜增厚,如果纤维蛋白不断沉着,相对的两层胸膜就逐渐粘着了,或者胸膜腔内有肉芽组织增生,也可导致胸膜增厚以至粘连。
- 胸膜摩擦音 正常胸膜表面光滑,胸膜腔内并有微量液体存在,因此,呼吸时胸膜脏层和壁层之间相互滑动并无音响发生。然而,当胸膜面由于炎症,纤维素渗出而变得粗糙时,则随着呼吸便可出现胸膜摩擦音。
- 胸痛伴呼吸困难 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渗出性胸膜炎、过度换气综合征等引起的胸痛常伴有呼吸困难。
- 胸膜肥厚 胸膜是一层浆膜,覆盖于肺表面及胸廓内侧面,分别称为脏层及壁层胸膜,两层胸膜围成一个间隙,称为胸膜腔。在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减少两层胸膜间摩擦作用,防止粘连。胸膜肥厚首先是由胸膜炎所致。胸膜炎有两种,一种为干性胸膜炎(无胸腔积液),另一种为渗出性胸膜炎(有胸腔积液)。产生胸膜肥厚主要是由于得过第二种胸膜炎。
- 胸部隐痛 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一般是由胸部疾病引起,胸痛的严重程度与引起胸痛的原因不一定有确切的关系,如胸部带状疱疹可产生剧烈胸痛,而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有时并不很严重。
- 一侧胸廓塌陷 一侧胸廓塌陷可因脓胸或胸膜炎,广泛胸膜增厚粘连及收缩,肺不张,肺纤维化,慢性纤维性肺结核,慢性肺化脓等疾患而引起。
- 呼气时胸口痛 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为胸口痛。胸口痛常突然出现,程度差异较大,可为不明确的不适或严重的刺痛,可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亦可持续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
- 一咳嗽胸口就疼 一咳嗽胸口就疼是感冒引起的胸膜炎临床症状. 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 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
慢性化脓性胸膜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慢性脓胸病人因长期感染,体质消耗,胸膜高度增厚,特别是壁层胸膜增厚尤为显著。胸壁内陷,肋骨聚拢,肋间隙变窄,脊柱弯向对侧,病人出现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杵状指。慢性脓胸穿通肋间隙,与胸壁形成哑铃形脓肿,称为外穿性脓胸,多为结核性脓胸治疗不及时的并发症。长期慢性脓胸病人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低血红蛋白症以及肝肾功能减低。病人往往有消瘦、贫血、血浆蛋白减低,以及不同程度的慢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