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减退 智能减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如果是在18岁以后出现称为痴呆,18岁之前出现的则称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及成人皆可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4%~6%,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可高达20%。智能减退是一种综合征,在很多疾病中只是一个症状,因此,它的病因繁多、复杂,有一部分病因引起的智能减退是可治或能被控制的,所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 偏执性妄想 偏执性妄想是一组病因未明,以妄想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妄想常具有系统化的倾向,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病程演进较慢,往往没有明显的精神异常,病期虽久并不引起精神衰退智力。偏执性妄想保持良好,并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固定、持续、较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伴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伴有与妄想内容相联系的幻觉。
- 被害妄想 病人由于缺乏安全感,导致对外界的极度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幻想。多发于老年人或者某些曾经受过超出自我承受能力范围的打击的人。病人会无中生有地坚信某人(或某群体)对自己、自己的亲人、家庭,进行监视、攻击或迫害。这些迫害活动包括阴谋、盯梢、食物中投毒等。在妄想支配下,病人拒食、逃跑、控告,以致自伤或伤人。这样的病人,精神通常都很紧张。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病等。
- 幻听 幻听是一种歪曲或奇特的听觉,并没有相应的外部声刺激作用于听觉器官。病人有时会听到有人在喊救命,但这种声音在现实的外部声场中并未存在。
- 人格改变 人格改变 personality change 是指成人的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显著而持久地发性改变,至少持续二个月,可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应激因素所引起,也可继发于严重的精神或躯体疾病,而患者以往无人格障碍。“慢性疼痛性人格综合征”也归于此。
- 神经衰弱综合征 神经衰弱综合症又称类神经衰弱或脑衰弱综合症,神经衰弱综合症是指某些慢性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群。其发生发展、病程经过及预后,均决定于躯体疾病本身,随着躯体疾病的好转和全身状况的恢复,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亦随之消失。
- 抑郁症 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抑郁: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其特征是悲伤自尊心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和其他相关的症状。
- 躯体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在内脏器官、内分泌、代谢、营养、血液、胶原病和感染以及其他内科疾病的整个病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障碍。是在原发躯体疾病的基础上产生以急性精神障碍表现为多见。是原发的躯体疾病的全部症状中一个组成部分。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一般不包括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甲状腺肿大 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脖子”或“瘿脖子”。是以缺碘为主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青年女性多见,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散发性甲状腺肿可有多种病因导致相似结果,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或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人体处于相对或绝对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状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只有甲状腺组织增生肥大。
甲状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1.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精神症状 起病一般较缓慢,少数可在较重的精神刺激、外伤、感染等因素下急性发病。其躯体症状主要为易烦热、出汗、进食多但消瘦、心悸,也可发生心律不齐、胸闷、气短;血压升高、月经量少或闭经、阳痿、甲状腺肿大,部分病人可有突眼症状,平时疲乏、无力、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1)精神障碍:
①神经衰弱综合征:多发生在疾病的早期。几乎所有患者在早期或病程中都会出现失眠、健忘、疲倦、性情急躁、自制力差、易激动、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减退、敏感、虚弱无力、易疲劳、适应能力差等症状,此时易误诊为神经衰弱或焦虑症。有报道一组甲亢病人中有36例经1~2年后才得以确诊。
②人格改变:发生率可达50%。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急躁、易怒、好争斗、畏惧、抑郁、悲伤或喜悦、敏感多疑、激惹性增高、情绪不稳定或神经过敏等,也可有紧张、过敏、多疑、冲动或攻击行为。有人提出情感不稳、紧张、过敏甲亢精神障碍的三联征群。同时也常伴有减退、食欲异常、睡眠障碍、月经失调等内分泌精神综合征。少数老年患者表现为情感迟钝、动作缓慢、寡言少语,称为“淡漠型”甲亢。甲亢患者常伴有减退、食欲异常、睡眠障碍等。
③躁狂或抑郁状态:部分患者可出现情感高涨、活动过度、兴奋性增高、欣快多言、忙忙碌碌、好管闲事、好提意见、联想奔逸,但感染性不鲜明。个别病人可出现片断妄想和幻觉等类似躁狂状态,间或有恐惧、焦虑、悲观、抑郁等,易与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相混,以青年女性多见。在老年患者,临床常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乏力、厌食、消瘦等,有时仅以消化道症状如厌食、腹泻、消瘦为主,临床称之为淡漠型甲亢,极易误诊为抑郁症。也可表现为抑郁状态、忧郁、焦虑、少动、寡言等,往往伴有自卑、自夷。焦虑抑郁状态 表现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或情绪低沉、易伤感、兴趣减少,多不适主诉。
④幻觉妄想状态:幻听多为言语性、评论性,妄想往往为较系统的、持续的被害、罪恶等内容。幻听内容与妄想一致。有思维散漫,类似精神分裂症。多系慢性甲亢患者。
⑤意识障碍:多在甲状腺危象发生时出现,呈谵妄状态,伴严重的精神运动性兴奋。随后迅速进入昏迷。以谵妄或错乱状态多见,此多因炎症、感染、外伤、手术、躯体病恶化或心理因素诱发,开始表现为嗜睡或昏睡,以后发展至谵妄乃至昏迷,常伴有高热、多汗、震颤等甲状腺中毒症状,这类严重的中毒症状由于诊断及治疗的进步目前已较罕见。
⑥长期严重的甲亢患者也可出现记忆减退和智能障碍等。据于清汉等(1978)在伴有精神障碍和不伴有精神障碍的两组对照研究中发现精神障碍与甲状腺肿的大小、基础代谢率的高下和放射性碘吸收率有一定关系,伴发精神障碍组中,基础代谢率在+40%以上者居多;甲状腺肿多在Ⅱ度以上;甲状腺肿愈大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愈高。反之,在不伴发精神障碍组中,基础代谢率多在+40%以下;甲状腺肿都在Ⅱ度以下;碘吸收率同样也是伴发精神障碍组比不伴有精神障碍组为高。
(2)神经症状:可表现为重症肌无力、肢体震颤、周期性瘫痪、眼肌麻痹、舞蹈样运动、帕金森综合征、少数患者可有癫痫样痉挛发作,膝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等。并常出现多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多汗、畏寒、心速、心悸、食欲亢进、顽固性腹泻、手细速震颤、皮肤红斑、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征及体重减轻等症状。还可有减退、阳痿、月经量减少、周期后延或闭经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缺陷引起的脑代谢改变所导致的精神神经障碍。因起病年龄不同分为3种类型:①呆小病(克汀病):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期或新生儿。可分为地方型和散发型;②幼年型甲减:功能减退始于性发育前儿童。又称幼年型黏液水肿;③成年型甲减:成年期发病。本病最典型和严重的表现是黏液水肿。躯体症状主要有黏液性水肿、闭经、低血压、畏寒、乏力、无欲、淡漠、体温低等。
(1)精神障碍:
①3种不同类型精神障碍:
A.呆小病的精神障碍:以智力发育低下和躯体矮小为特征。
a.智力障碍:发育不良、低下。意志障碍:精神运动性抑制,孤独、冷淡。
b.情感障碍:反应迟钝和淡漠、对周围不关心。
B.幼年黏液水肿的精神障碍:以发病年龄而定,年幼者类似呆小病的症状,成年后呈现黏液水肿。
C.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的精神障碍:
a.智力障碍:领悟轻度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良、思维贫乏等。
b.抑制状态:迟钝、少动、寡言、缺乏意志、疲倦或嗜睡等精神活动减退。抑郁状态多发生于疾病的早、中期。表现为情绪低沉、兴趣减少、少语、少动、迟钝、懒散、接触被动、意向减退、困倦疲乏等。
c.躁狂或抑郁状态:抑郁较躁狂多见。
d.幻觉妄想状态:幻觉特征以人面及小动物形象的幻视为多。妄想常为系统性、持续的被害妄想,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e.意识障碍:昏迷较常见,见于病程长者及老年患者,常发生在冬季。昏迷前常出现畏寒、嗜睡和皮肤干而粗糙及声音嘶哑等严重甲低症状,可先出现短暂的错乱状态。逐渐向昏迷移行,如不及时处理,病死率可达50%。
②智能减退:可表现为思维贫乏、迟缓,理解力及判断力减低,注意力集中困难、计算力和记忆力减退。
③幻觉妄想状态:幻觉以幻视多见,常为人物或动物形象。妄想则以片断的偏执观念较多见。
④意识障碍: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时可出现短暂的意识模糊。在寒冷的环境和季节中可发生昏迷,称为黏液水肿性昏迷。
(2)神经症状:呆小症多见听力和构音障碍、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等。可见有面瘫、共济失调、步态不稳、震颤、痉挛发作、神经炎等。
1.根据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减)。如血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3,T4改变。
2.精神症状常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