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相关症状
- 坐骨大小孔区出现压痛 坐骨大小孔区出现压痛是坐骨疝的临床表现之一,腹腔脏器或组织经坐骨大孔、小孔脱出的,称坐骨疝(sciatic hernia)。
- 臀部闪电疼痛 你是不是办公室一族?是不是有过臀部闪电疼痛?突然感觉一侧臀部一阵剧痛,连带着同一侧的腿和足部也阵阵发麻,随后疼痛慢慢消失。很可能是由于坐骨神经损伤而产生的疼痛。
- 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 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常见于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诊断:外伤史或注射史,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神经分支支配区肌肉瘫痪。小腿以下区域部分感觉丧失。肌电图检查可确诊。
- 下腹坠胀 医学症状之一,下腹即小肚子,肚脐以下的部份,坠即下坠,胀即胀满。总的意思是说,小肚子向下坠着膨胀。日常生活中,女性总会遇到很多不可言喻的不适,下腹坠胀就是较常见的一种。下腹坠胀主要与盆腔充血密切相关,不少都可以归属为医学上所称的盆腔淤血综合征。
- 腰背痛 腰背痛是常见的症状,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等疾病均能引起腰背痛。多由肌肉、骨骼、内脏疾病引起
- 反射性腰痛 急性胰腺炎、腹膜后血肿或肿瘤及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等均可引起内脏反射性腰痛。
- 均小型狭窄 骨盆入口、中骨盆及出口平面均狭窄时,称均小型狭窄。可分为3 种类型: ①骨盆形态仍保持女性型骨盆的形状,仅每个平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1~3cm。均小骨盆多见于发育差身材矮小的妇女;②单纯性扁平骨盆,但三个平面的前后径均缩短;③类人猿型骨盆,三个平面的横径均小。为骨产道异常性难产的一种症状。
- 腰部僵直感 腰部僵直感是指腰部由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引起的僵直感。是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症状之一。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 感觉障碍 感觉是各个感受器对机体内各种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 步态异常 步态是指患者步行时的姿势。是一种复杂的运动过程,要求神经系统和肌肉的高度协调,同时涉及许多的脊髓反射和大、小脑的调节,以及各种姿势反射的完整、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相互协调。因此观察步态常可提供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线索。不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特殊步态,但是步态并非是确诊的依据,而是对诊断有参考意义。检查时注意排除由骨骼的畸形及骨、关节、肌肉、血管、皮肤及皮下组织等病变引起的步态异常。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1.坐骨神经受损症状 主要表现为干性受累的特征,即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及其所支配区的运动(股后、小腿前后以及足部诸肌群)、感觉(小腿外侧、足底和足前部)和反射(跟腱反射和跖反射)障碍等。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小腿肌萎缩甚至足下垂等症状。
2.压痛点 以坐骨神经盆腔出口部体表投影位置压痛最剧(环跳处),且沿神经干走行向下放射。此外,尚可发现约半数病例于胫点或腓点处有压痛现象。梨状肌症候群时,其压痛点略高于前者1~2cm。
3.下肢旋转试验 肢体内旋使梨状肌及上孖肌、闭孔内肌和下孖肌等处于紧张状态,以至加重出口处狭窄,可诱发坐骨神经症状。除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外,还有小腿外侧达足底部麻木感。但单纯梨状肌症候群者,则为外旋时诱发症状,此主要由于当挛缩、瘢痕化的梨状肌收缩,下肢外旋时,促使出口处狭窄之故。
4.直腿抬高试验 一般均为阳性,其疼痛程度介于根性痛和丛性痛之间。此试验并非特异性的。
5.组织液压测定 约超过正常值(1.33kPa,10mmHg)的1倍以上,高于正常值50%即属异常。这一测定主要用于某些诊断困难者。
1.病史 约半数以上病例既往有重手法推拿史或外伤风寒史。
2.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干性痛,压痛点位于坐骨神经出口处,而非椎旁。屈颈试验阳性,下肢旋转试验90%以上为阳性。
3.X线平片 多无阳性所见。
4.组织液压测定 坐骨神经出口周围压力测试高于健侧的50%以上即有诊断意义。
5.其他 可酌情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