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爆裂骨折相关症状
- 胸廓狭窄而扁 少年性椎体骨软骨病驼背为主要症状,伴脊柱强直。颈常屈曲、肩下垂、胸廓狭窄而扁、肩胛骨突出。
- 脊柱和四肢畸形 脊柱和四肢畸形是发生于骨、关节或软组织的畸形,它造成机体的躯干和四肢在形态上和功能上的异常状态。脊柱和四肢畸形既可以是原发的疾病或损伤,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
- 残株型骨折 残株型骨折为跟骨骨折的一种类型,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多见者,易发生于中年男性。残株型骨折:即波及距骰及跟距关节的纵(斜)向骨折。
- 颈肩痛 颈肩痛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该病多见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
- 压缩型骨折 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 椎前旁软组织肿胀或脓肿 椎前、旁软组织肿胀或脓肿是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别是脓肿的钙化常具有特异性。
- 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属于完全性骨折,指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又称为t或y型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股骨部位粉碎性骨折会使人变成瘸子。
- 腰背痛 腰背痛是常见的症状,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等疾病均能引起腰背痛。多由肌肉、骨骼、内脏疾病引起
- 纵行骨折 纵行骨折是髌骨骨折最多见的一种类型。
- 骨裂 裂纹骨折是众多骨折中症状比较轻微的一种,因而常常被忽视。但是,小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也是有可能演变成大问题的。裂纹骨折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治疗,也会发生移位,造成比较大的麻烦。 裂纹骨折又称骨裂,由于没有明显的移位,因而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一般是由于直接的打击、撞击等造成的。裂纹骨折可以通过石膏固定或小夹板固定来治疗,伤处可快速愈合,而且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治疗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轻松的。 所谓“骨裂”,是老百姓的说法,在医学上称为裂纹骨折。骨折在教科书上的定义是,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破坏。 骨折的程度分为不完全性骨折和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包括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完全骨折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垢分离。 骨裂缝在医学上称为裂纹骨折,属骨折类型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无明显移位的裂纹骨折最常见,它一般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等导致。但如果不重视,继续活动,容易导致裂纹骨折的再移位,移位骨折给人带来痛苦,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 露出骨头的骨折 骨开放性骨折即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的最大危险是由于创口被污染,大量细菌侵入,并在局部迅速繁殖,导致骨感染。开放性骨折按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①皮肤被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②皮肤破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肉有中等度损伤; ③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 螺旋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属于完全性骨折。 完全性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
椎体爆裂骨折早期症状有哪些?
除一般颈椎外伤的症状外,其主要特征如下:
1.伤情较重 由于造成这种损伤的暴力较重,且直接作用于头顶部,因此颈椎受累严重,易合并有颅脑伤,并应注意寰枢椎有无伴发伤。
2.瘫痪发生率高 爆裂的骨片易向空虚的椎管方向发生位移而造成脊髓损伤,因此,其瘫痪发生率多在70%左右,有时可高达90%以上,应注意。
3.颈部及上肢症状明显 由于椎体爆裂后后方的小关节也随之变位,从而造成颈椎椎节的严重不稳,以致因脊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而引起上肢及颈椎局部症状,且较一般损伤为重。
1.外伤史 由纵向垂直暴力所致。
2.临床表现 如前所述,其伤情一般较重,应全面检查。
3.影像学检查 根据X线正位及侧位片多可确定诊断。在常规X线平片上可显示棘突间隙呈楔形增宽,椎体亦呈楔形状,并于椎体下方可有三角形骨块。其中楔形变严重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脊髓症状。对这样的病例应选用MRI或CT检查。晚期病例也可选择脊髓造影(伤后早期不宜选用,但可酌情行CTM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