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骨科病

先天性髋脱位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需与先天性髋内翻进行鉴别:
一、临床症状与体征
1、共同症状与体征:
两侧肢体不对称,臀部增宽,腹股沟皱纹不对称,患侧短或消失。臀纹也不对称,患侧升高或多1条,整个下肢缩短,Allis 征阳性。
2、不同症状与体征
婴儿型髋内翻一般检查有肢体短缩,大转子向外突出,髋关节外展、内旋明显受限。是婴儿型髋内翻区别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重要临床特征。髋关节脱位的关节活动各方向均不受限制,常因患儿肢体活动不正常而就诊。患儿肢体呈屈曲状,不敢伸直。活动较健侧差,牵拉时可以伸直,松手后又呈屈曲状。有些患儿下肢呈外旋、外展位;或两下肢呈交叉位;更甚者髋关节完全呈僵硬状态。最常见患肢短缩伴臀部、大腿内侧或窝皮肤皱折加多加深或不对称,会加宽,牵动患肢有弹性感等。Barlow实验、Orrolani 征、Allis 征阳性。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1)儿童期髋内翻骨盆正位片可见股骨颈干角减小,股骨头内下方临近颈部可见三角形骨块。骨块的边界如一倒“V”字形透亮区。其内侧界为股骨头下的骺板,外侧界为X线透亮度增加的发育异常区。此区域随患儿年龄增长、体重增加而日益加宽并垂直。晚期还有大转子变长,向近端呈钩状,可与髂骨接触形成假关节。股骨头由于颈干角的减小,负重点改变,形态也有些发育不正常。股骨头扭曲呈椭圆形,髋臼变浅。婴儿型髋内翻多没有上述表现。
(2)髋关节脱位 时,Von2Rosen (外展内旋位) 摄片法异常。患儿仰卧位,双下肢外展45°,尽力内旋。正常时股骨干轴线的向上延长线,经髋臼外缘相交于L5S1 的平面以下。脱
位时此线则经髂前上棘相交于L5S1 的平面以上(图3 左) 。个别患儿在外展、内旋位可复位,结果表现正常。
2 、CT检查
因为股骨头骺软骨可以扫描出图像,连续扫描头臼关系正常而股骨颈干角变小者考虑髋内翻。头臼关系失常者肯定为髋脱位。三维重建时,股骨颈低平而长者考虑髋内翻,上移者为髋脱位。

先天性髋脱位相关文章
先天性髋脱位常用药品
  • 那如三味丸

    消“粘”,除“协日乌素”,祛风,止痛,散寒。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腰腿冷痛,牙痛,白喉等症。

  • 葡立

    镇痛类药品.用于缓解和预防关节软骨磨损、退化引起的关节疼痛,包括膝、髋、脊柱、肩、手腕、踝关节等.

  • 奥施康定

    用于缓解持续的中度到重度疼痛。

  • 氨非咖片

    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 归龙筋骨宁片

    祛风活血,舒筋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 盐酸曲马多片

    用于癌症疼痛,骨折或术后疼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