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肩痛 颈肩痛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该病多见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
- 开放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不论平时或战时都较多见,因伤口多有污染,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易发生感染,影响愈合和功能恢复,严重者可造成残废甚至危及伤员的生命。
- 晨起时颈背部弥漫性剧痛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的患者多主诉颈背部(有时包括胸背部)弥漫性疼痛,以双肩内侧及颈胸交界处为明显,其特点是晨起时剧痛,活动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即缓解,但至傍晚时似乎因活动过多而疼痛复又出现,且休息后又好转,此与肥大性脊柱炎相似。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个类型,由于各种原因(除外左心衰竭)引起肺脏内血管组织音液体交换功能紊乱,致肺含水量增加,肺顺应性减低,肺泡萎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以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极度困难窘迫为典型症状。本病的命名过去十分混乱,于1971年正式提出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直到1992年ATS(美国胸科学)和欧美危重病学会在迈阿密和巴塞罗那召开了联席会议,提出ARDS的新概念。主要有两个改变。①ARDS中A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病例证实,呼吸窘迫综合征不仅仅发生于成人,也可发生于儿童,因此“A”的含义由“Adult”(成人)改为“Acute”(急性的)②ARDS和ALI(急性肺损伤):ARDS实质上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它是一系列病理改变的连续变化过程,其病理特点是ALI,属重度的ALI,它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广泛肺泡损伤和血气改变为病理生理特征,表现为蛋白性肺泡水肿和低氧血症。二者的主要差别是ALI时,PaO/FIO ≤0.4kPaO(300mmHg)而ARDS时PaO/FIO ≤ 26.7 kPa(200mmHg)。ADRS其病因繁多,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病死率高,因此对于有易发因素的患者,应高度警惕,严密监护。
- 颈髓完全性损伤 颈髓损伤是指颈椎骨折等造成颈段脊髓受伤,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不同程度瘫痪、大小便障碍。患者常常因为呼吸肌瘫痪出现呼吸费劲、胸闷等表现,又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心慌等表现。 颈髓损伤根据损伤的程度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完全性损伤是指针刺肛门时无感觉,并且肛门指诊时肛门外括约肌无随意收缩。不完全性损伤是指针刺肛门时有感觉,或肛门指诊时肛门外括约肌有随意收缩。通常颈髓损伤后肢体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颈部开放性损伤早期症状有哪些?
1.喉气管损伤 颈前中线或靠近中线的开放性损伤,都有损伤喉气管的可能性。
(1)逸气、失声:损伤时伤口有气泡逸出,或有声嘶或失声的表现。若喉软骨骨折移位,则喉正常轮廓不清,喉前后径变短,可立即发生声嘶或失声。因骨折片重叠,声带移向外侧,声门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致大量空气漏失,失去声门下足够气压,此时只能发出气息性语音。
(2)吞咽困难、转头受限:杓状软骨脱位及声门或声门上下血肿也有声嘶或失声现象,有时在吸气时出现喉鸣。患者常诉吞咽疼痛,吞咽困难,咳嗽无力,不能转动头部。
(3)呼吸困难:因吸入血液、唾液、呕吐物和破碎组织片等,或因异物阻塞,喉、气管软骨骨折移位,喉水肿,喉黏膜下血肿等,均可出现呼吸困难,有时为进行性。
(4)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颈部肿胀,可扪到捻发音。严重者颈部皮下气肿可向上、下扩展。向上可至发际,向下可至胸壁、腹壁,甚至整个躯干,直至上、下肢。颈部组织间隙内的气体,可扩展至纵隔,形成纵隔气肿及气胸。严重的纵隔气肿可阻碍腔静脉血液的回流,影响血液循环,继而发生呼吸困难。
扪诊颈部无捻发音,叩诊胸骨前实音消失;胸骨侧位X线片可见胸骨后有空气存在。
(5)心脏压塞:纵隔内空气亦可进入心包腔,引起心脏压塞。此时患者静脉压升高,心音变弱,血压下降,脉搏变慢,心脏亦变大。
纵隔气肿、气胸或心脏压塞可致患者迅速死亡,应及早发现,及时抽气或引流前上纵隔,并请胸外科急会诊,作出恰当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
(6)体检:
①喉气管软骨骨折移位的早期,可见喉软骨变平或一侧塌陷,喉的正常标志消失;扪诊时甲状软骨上切迹和喉结消失;有时可扪到折断软骨的摩擦音,或可摸清骨折移位情况。
②皮下气肿时颈部肿胀,可扪到捻发音。凡遇有颈部皮下气肿者,应警惕有无纵隔气肿的发生。
③判断喉气管伤情。如系切割伤,应从敞开的伤口,了解软骨受伤程度、喉气管断离程度及气管断端的退缩情况等。
气管有时可完全断离,向上下退缩。气管向下收缩,则呈现重度呼吸困难与发绀。喉气管损伤者,吞咽时出现呛咳,可能为食物坠入呼吸道,或为气管食管瘘所引起的。
2.咽食管损伤
(1)呕血、吞咽困难:咽食管破裂时可有吐血、呕血、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
(2)漏物、漏气:吞咽时唾液、食物或空气可自咽食管破口处漏出。亦可出现颈部皮下气肿、气胸和纵隔气肿。
(3)感染:咽食管损伤易并发颈深部或纵隔感染。
(4)体检:明确咽食管损伤情况。视诊不能明确咽食管有无破裂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灌入颈部软组织伤口,令患者大口吞气。颈部伤口中有气泡逸出,即表示有咽食管破裂。亦可用甲紫或亚甲蓝稀液,使患者吞下,如发现颈部伤口有染料颜色,即表示有咽食管破口。行纤维食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咽食管损伤情况。
在切割伤中,易发现破口,有时食管完全被切断,向上下退缩可在切口深处看到颈椎体。但颈部穿入伤所致咽食管破口,有时易被忽视,甚至需作颈部切开探查术,才能发现。
3.血管损伤 参阅普通外科颈部血管损伤。
4.胸导管损伤 胸导管起于第2腰椎体前方的乳糜池,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向上穿膈入胸腔,在奇静脉和胸主动脉之间沿脊柱前面上行,渐向左斜到左颈根部,汇入左静脉角(图3)。因此胸导管在第5胸椎以上破裂时,发生左侧乳糜胸,第5胸椎以下破裂时,则出现右侧乳糜胸。
左颈根部损伤时,易合并胸导管损伤。此时伤口可有乳糜液流出,或在胸膜穿刺时抽出乳糜液才确诊,或在颈部切开探查术时才发现有胸导管损伤。胸导管损伤的乳糜液逸出量,在24h内可达l~3L之多,含高脂肪和高蛋白质,以致常引起患者严重脱水和营养不良。胸膜腔内大量积蓄乳糜液,可以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
5.甲状腺损伤 在切割伤患者中,易于查出。腺体可能被切破,也可能被切去一部分;但穿入伤常在颈部切开探查时,才能发现此类损伤。甲状腺血管丰富,受伤后失血较多,且容易形成血肿,甚至引起窒息。
6.唾液腺损伤 可伤及下颌下腺或腮腺。伤口内有唾液,但无泡沫。
7.胸膜顶损伤 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通畅,但存在呼吸困难。检查即可发现气胸或血气胸。肺呼吸运动部分受限,呼吸困难可不明显,只需密切观察,暂不作特殊处理。如进入胸膜腔的空气甚多,呼吸困难很明显,应即抽出胸膜腔内的空气或血液。形成张力性气胸伴纵隔移位时,患者呼吸极度困难,发绀脉微,情况十分危急,须立即抽气抽血,随后作封闭式胸腔引流,以挽救患者生命。
8.颈椎损伤 轻者可无症状,或诉轻微颈痛,头颈保持固定位置,运动受障碍,颈椎可能有压痛、叩痛或畸形。颈椎损伤较重者,可出现高位截瘫(四肢瘫痪),或在损伤以下脊神经分布区有感觉障碍。
对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要谨慎搬动。搬运时应固定头位,不可过度仰头,以免增加脊髓的损伤,致突然发生高位截瘫或死亡。
9.舌骨或锁骨骨折 有局部肿胀、淤血或畸形等,扪之有压痛,有骨摩擦或骨折重叠现象。吞咽时剧烈疼痛,伸舌时疼痛加重,是舌骨骨折的特征。
10.合并损伤的检查 颈部开放性损伤时,常合并其他部位复合性损伤,应协同有关科共同检查处理。
1.病史 有颈部外伤史。
2.临床表现 颈部有开放性伤口;伤口有逸气;患者失声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头部运动异常,有皮下气肿、气胸、脊神经损伤等体征。
3.辅助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