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骨科病
膝关节结核相关症状
  • 伸膝障碍 伸膝障碍是膝关节炎临床表现。膝关节炎:可为单发性,或双侧性,女性偏多且往往是体重超标者。中年后的症状:当坐起立行时觉得膝部酸痛不适,走了一时症状消失,这是早期表现。疾病的发展,活动并不能缓解疼痛,且上下楼梯或下蹲与座起站应都有些困难,需手在膝盖上撑助才行。多走之后膝关节有些肿,或肿得厉害,还可以抽出一些淡黄色液体。由于滑膜与关节囊有病变而增厚,活动时可有响声,如果是关节内有游离体形成,可影响关节活动,并不时有"关节绞锁"现象。到最后出现膝关节畸形,例如膝关节屈曲挛缩,O形腿或X形腿,甚至拄拐杖才能行走。
  • 身痛 疼痛的部位分类广义上讲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心因痛三大类。然而多处疼痛一般系指四肢与躯干多部位具有躯体痛症状。这种分部广泛,程度不一,性质不一的疼痛也称作一身痛。诉有多处疼痛者,多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但是局部的病变也不应当忽略,
  • 感染性发热 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 不能屈膝 髌前滑囊炎表现为髌前疼痛和肿胀、不能屈膝行走,局部有压痛和波动,穿刺有血或血性液体。
  • 发烧 发烧(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precptic anterior hepothalamus,POAH),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热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昏迷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消瘦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昏迷、呼吸困难、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腹泻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 下蹲困难 膝关节下蹲困难是中老年人膝关节疾病的常见表现形式,膝关节下蹲困难本质上是一种慢性的软组织性疾病,由于长期的充血、水肿、渗出、组织变性、坏死、增生和肥厚,膝关节周围组织有明确的软组织变化区域,通过针刺和削割,可以消除局部软组织的粘连,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的运动功能恢复。
  • 膝关节肿大 膝关节肿大属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人体关节中面积最广、最复杂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关节负重大,运动多,最易受到损伤。
  • 膝盖长骨刺 膝盖长骨刺指膝盖长的骨刺,学术名词为骨疣 ( Bone Spur ),不是一个医学上确当的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医学上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骨疣,骨刺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长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进入老化阶段。
  • 膝盖撞伤 膝盖撞伤是软组织损伤的一种,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己疾病病理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软组织损伤。
  • 膝盖扭伤 膝盖扭伤(sprain)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情况。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多发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
  • 膝、踝反射减退 简介(概述):膝、踝反射减退是腰骶神经炎的临床表现。
显示全部症状

膝关节结核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1.一般临床表现 膝关节结核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壮年。多以单侧关节发病,双关节或多关节发病者极少见。病人一般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接触史。少数病人可同时患有其他骨结核或骨外结核病。
通常膝关节病人全身症状较轻,如若合并有全身其他活动性结核时则症状可加重。全身症状可表现为低热、盗汗、贫血、消瘦、易疲劳、食欲不振和血沉加速等。儿童患者可因夜间自身暂时失掉对患病关节的保护后,突然引发的活动疼痛而产生夜啼、易哭闹等特有表现。
2.症状体征
(1)疼痛与压痛:单纯滑膜结核一般疼痛较轻,以隐痛为特点;劳累加重,休息则轻。检查时压痛较普通而不局限。
单纯骨结核也表现为膝痛较轻,但局部压痛明显而局限,这一点与单纯滑膜结核不同。
全关节结核是在单纯滑膜结核和单纯骨结核的脓肿破溃进入关节腔后发生,此时因大量结核性物质倾泻入关节腔内,可引发滑膜的急性充血、肿胀。故可疼痛加重,有时可剧烈疼痛。特别是活动时痛重,膝部广泛压痛,儿童夜啼。
当上述三种类型的膝关节结核脓肿破溃减压后或病变吸收好转后,疼痛可渐缓甚至可消失。
(2)肿胀:单纯滑膜结核可见关节呈普遍肿胀,但因是结核性肿胀,则反映的红、热炎症表现没有,故有“白肿”之称。当关节内渗液多时可查出浮髌试验为阳性,但后期的滑膜结核以肥厚增生为主,这时检查膝关节时手下可有揉面之感觉,浮髌试验可呈假阳性。这就是临床上常讲的膝关节结核的“揉面”感。
单纯骨结核的肿胀常常局限在一侧,即在相应病变的一侧。在单纯骨结核时一般关节渗液较少,肿胀不如滑膜结核明显,浮髌试验常有阴性。
全关节结核肿胀明显并且广泛,检查关节时肿胀呈硬皮球样感觉,当渗液少而滑膜增生、水肿、肥厚时,也可触及如揉面感或橡胶感。
(3)肌肉萎缩:单纯膝关节滑膜结核时因功能有一定程度受限,故以股四头肌萎缩为著,由于膝关节上下的肌肉萎缩而关节本身肿胀,则形成梭形关节。
单纯骨结核一般早期膝关节功能受限较少,故其肌肉萎缩亦较轻。
全关节结核因膝关节功能明显障碍,肌肉萎缩明显,加之膝部肿胀,故呈典型的梭型畸形。
(4)功能障碍跛行:单纯滑膜结核病人可有轻度的跛行,膝关节伸直受限,其功能障碍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单纯骨结核主要为劳累后酸痛不适,而功能受限不明显。故跛行多不明显。
全关节结核病人膝关节功能将明显受限,常常不能行走,需扶双拐活动或卧床不起。膝关节骨质破坏及肌肉萎缩和保护性痉挛等,常造成膝关节病理性半脱位,故病情治愈后也遗留跛行和畸形。
(5)脓肿及窦道 单纯膝关节滑膜结核如发生脓肿为冷脓肿,此时可能是一局限性隆起,多见于腘窝部,膝关节两侧及小腿周围。其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长期不愈合,亦可形成混合感染,脓汁恶臭。
单纯骨结核在其骨病变部位破溃形成窦道的病例相对少见,如形成冷脓肿破溃,则窦道长期不愈,可有死骨碎片经窦道口排出,骨质硬化,亦可引发混合感染。
全关节结核于腘窝部是膝关节周围均可触及有波动感的冷脓肿,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长年不愈,可经窦道排出米汤样、干酪样物质及死骨,窦道口周围皮肤瘢痕硬化,皮肤色素沉着。
(6)畸形:单纯滑膜结核和单纯骨结核引起的膝关节畸形常不明显,主要是轻度的屈曲畸形,膝关节过伸受限,一般关节功能受限不甚严重,随着病变的治愈其引发的功能性畸形是可纠正的。
全关节结核病人因关节骨质的破坏严重,加之肌肉萎缩、肌肉痉挛及韧带的松弛,可产生膝关节的内外翻畸形和半脱位。当严重时关节畸形位强直,造成患肢髋关节亦不能伸直和跟腱挛缩,患肢呈现屈髋屈膝足下垂之畸形,只能用足尖着地。
(7)淋巴结:由膝关节引发的股三角区淋巴结结核的很少见。如有股三角区淋巴结肿大,则有助于膝关节结核的诊断。淋巴结结核可形成脓肿破溃。
3.X线表现
(1)单纯滑膜结核:X线片可表现为髌上囊扩大或髌上髌下和膝后滑膜囊的增生肥厚,病程较长的有时可见因脂肪垫水肿及炎性细胞的浸润而使髌下脂肪垫透明阴影消失。另外,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可出现普遍的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可因较多的关节积液或滑膜增生肥厚而扩大或狭窄。在腘后三角组织脂肪内的淋巴肿大在X线片上看到有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2)单纯骨结核:早期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层次不清,晚期则主要表现为肿胀。骨骼改变为中心型和边缘型结核两种,常见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髌骨结核少见。中心型病变多见于股骨和胫骨的干骺端或骨骺,早期显示骨稀疏模糊,后期则因病灶渗出骨坏死及干酪病灶中的钙沉积,X线片可呈磨砂玻璃样改变。以后死骨游离,死骨吸收后形成骨空洞。如有干酪样物栓塞动脉时,可出现大块致密的死骨。中心型结核的特点是不受骺板限制,病灶可跨越骨骺及干骺端的偏心型破坏。边缘型主要表现在骨质边缘区的虫蛀样溶骨破坏,一般无死骨,髌骨的中心型结核的松质骨可大部分破坏,仅留骨外壳,有的还稍有膨胀,很似骨巨细胞瘤。
(3)全关节结核:早期来自滑膜结核的全关节结核除了有滑膜结核的X线特点外,还可在骨质边缘见到小而局限的溶骨破坏,来自单纯骨结核者,则可见到滑膜肿胀及附近骨质的接触性破坏。早期的全关节结核软骨下骨板大部分保持完整,关节间隙正常或稍窄。
晚期全关节结核除上述早期改变外,可见骨破坏明显增加,软骨下骨破坏消失,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严重者可有骨性强直。畸形还可见病理性脱位,膝关节屈曲及内外翻。儿童患者可见股骨和胫骨的发育障碍。长期的混合感染可见到骨质增生硬化性改变。存在时间较长的冷脓肿可发生钙化。
【诊断】
诊断应根据病人有无结核接触史或感染史、病人的年龄、临床表现、体温、血沉、X线检查,必要时及时作活体组织检查,动物接种以确定诊断。注意早期确诊,有时股淋巴结肿大,有结核病变,取作活检对诊断膝关节结核有一定意义。应与创伤性,化脓性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相区别。

膝关节结核相关文章
膝关节结核常用药品
  • 散结灵胶囊

    散结消肿,活血止痛。用于阴疽初起,皮色不变,肿硬作痛,瘰疠鼠疮。

  • 九力

    全身所有部位骨关节炎的治疗和预防:包括膝关节、髋关节、脊柱、肩、手和手腕、踝关节等。

  • 利福平片

    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2.本品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麻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3.本品与万古霉素(静脉)可联合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利福平与红霉素联合方案可用于军团菌属严重感染。4.用于无症状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以消除鼻咽部脑膜炎奈瑟菌;但不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治疗。

  • 盐酸乙胺丁醇胶囊

    本品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亦可用于非典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 威福仙胶囊

    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2.本品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麻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3.本品与万古霉素(静脉)可联合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利福平与红霉素联合方案用于军团菌属严重感染。 4.用于无症状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以消除鼻咽部脑膜炎奈瑟菌;但不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治疗。

  • 散寒活络丸

    迫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行步困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