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钝挫伤相关症状
- 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椎体骨折的同时,伴有椎节严重脱位者,称为颈椎骨折脱位。这是一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及颈6~7三个椎间隙。
- 伤口愈合发痒 伤口愈合发痒,其实是和人体的皮肤结构以及组织的再生能力有关的。原来,人体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真皮下面是皮下组织。除此之外,皮肤还有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附属物。而不同的皮肤结构对伤口的感受也不一样。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不一样,神经组织是再生能力较低的,一般情况下神经快长好的时候,也是伤口快长好的时候。神经末梢长进结缔组织的时候,伤口就可以感觉到痒和痛了。
- 出生后“四凹征” 先天性喉闭锁的患儿出生后无呼吸和哭声,可见“四凹征”,但无空气吸入。在胚胎期因喉发育过程受阻喉腔未形成,出生时喉腔闭锁不能通气,称为先天性喉闭锁。有膜性或软骨性两种,无论任何闭锁,在喉后部常有一小孔名为咽气管导管。 在胚胎期因喉发育过程受阻,喉腔未形成,出生时喉腔闭锁不能通气。
- 声音变低 正常人从前面加压于甲状软骨时,声音变低。由于喉上神经损伤引起的致使声音变低的现象。 声音变低是喉上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之一。 单侧喉上神经损伤症状:讲话的频率范围缩小,不能发高音。双侧喉上神经损伤症状:不能发高音,声音单调。 喉上神经来自迷走神经的结状神经节其位置靠近颈静脉孔,在舌骨平面上分为内支及外支。外支在下行途中常与甲状腺上动脉紧密伴行,一般位于甲状腺上动脉的前面。根据Moosman 200例的尸体解剖,外支有21%行走方向不定15%位于甲状腺鞘内,6%位于甲状腺上动脉分支之间。据孟昭辉等(1976)对喉神经解剖的观察,喉上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均紧密伴行,其中神经行走在甲状腺上动脉之后内者占89.3%,在动脉之前者占6.7%,在动脉分支之间者占4%。 其次喉上神经在下行途中,先位于咽下缩肌的上面,以后位于胸骨舌骨肌及甲状软骨下面支配环甲肌,同时咽下缩肌也接受外支的一部分运动纤维。因此,外支在进入环甲肌之前被咽下缩肌的筋膜所覆盖。喉上神经的外支主要为运动支支配环甲肌,尚有分支到咽下缩肌、甲状腺。另外外支进入环甲肌之前分出一支经甲状软骨下缘入喉,并与喉返神经前支一同至甲杓肌和环杓侧肌。 喉上神经的内支92%穿过甲状舌骨膜后分为前后两支;8%穿过该膜之前分支前支位于甲状软骨内面喉前庭外侧壁的软组织内14%的分支至甲杓肌10%分支经甲状软骨孔与喉上神经的外支相交通后支分布在会厌咽会厌襞及杓状软骨处黏膜层且有分支至杓状肌(10%)和环杓后肌(5%)。后支的降支与喉返神经的后支相吻合。Siegelman指出,喉上神经有分支支配杓状肌群。Negus也证明喉上神经的内支发出运动纤维支配杓状肌群。另外Katly及Hangen在人的喉切除时,刺激喉上神经的内支可引起杓状肌收缩,刺激喉上神经也有同样的结果,可见喉上神经有分支支配杓状肌群。
喉部钝挫伤早期症状有哪些?
喉部钝挫伤,早期症状隐蔽。凡有颈部挫伤史的患者,都要注意观察,其症状将逐渐出现。
1.喉部疼痛 有不同程度疼痛,吞咽动作和头部转动时疼痛加重,甚至有吞咽困难。咳嗽时尖锐刺痛是喉部骨折的突出症状。伸舌时喉痛和明显吞咽疼痛是合并舌骨骨折的特征。
2.声嘶和失声 声带水肿,喉部血肿和声带瘫痪均有声嘶。下列情况可致完全失声:甲状软骨正中骨折、软骨片在前部重叠、声带后部向外移位、杓状软骨脱位、环状软骨骨折塌陷、声门下区气道消失和声门下区血肿。声音虽正常,并不表明损伤是轻微的。
3.咳嗽和咯血 常有刺激性咳嗽,咳嗽加重气肿,内出血又加重咳嗽。咯血亦为常见症状。
4.喉喘鸣及呼吸困难 为一严重的症状。喉水肿、血肿形成、喉黏膜软骨膜分离、喉软骨骨折片错位、杓状软骨移位扭转及双侧喉返神经受损等均可出现喉喘鸣。严重时,喉喘鸣常伴有呼吸困难和发绀。
5.喉外形解剖标志不清 颈前皮肤肿胀、压痛。有喉软骨骨折时,喉结变平坦,甲状软骨或环状软骨标志不清。
6.皮下气肿 喉黏膜撕裂或软骨骨折片伸入喉腔,空气由喉内创口进入软组织,发生颈部皮下气肿。喉内出血及刺激咳嗽又加重气肿。气肿常较广泛,可由锁骨上区伸延到面部及头皮发际。严重者常合并有纵隔气肿和气胸,甚至心包空气填塞。患者可以立即死亡。
严重喉挫伤可延迟出现喉水肿与呼吸困难,突然发生窒息、死亡。医务人员必须有高度警惕性。应早期确诊损伤部位、范围和程度,以便主动采取有效措施。
1.病史 详细询问挫伤过程,了解损伤机制。
2.体检 观察患者的发声及呼吸情况,颈部情况软组织改变,触诊有无压痛及皮下气肿。扪触喉软骨的外形,特别注意甲状软骨上切迹及环状软骨弓有无变形及移位。
3.辅助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