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结核相关症状
- 关节疼痛 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年龄、性别、发作部位、症状特征,一般可以归纳出软组织性、软骨性、骨性和炎症性等原因。任何原因导致的关节炎,如能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一般都能治愈或缓解。
- 体型异常 体型异常是指某人的身长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的身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者。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婴幼儿期增长的百分比较高,在13、14岁时又有一次较快的增长,成年以后体格变化较小。影响体型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及体质因素对生长发育的作用;营养缺乏及代谢障碍如缺碘(地方性呆小病)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全身慢性疾病致伤儒等;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生长激素(GH)、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及性激素等异常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较常见,神经系统尤其下丘脑功能异常常引起生长发育障碍。
- 发烧 发烧(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precptic anterior hepothalamus,POAH),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热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昏迷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消瘦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昏迷、呼吸困难、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腹泻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 腕背侧或掌侧的脓肿或窦道 腕关节结核临床表现:脓肿或窦道 脓肿常位于腕背侧或掌侧,可触及波动。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最初窦道是一个。发生混合感染后窦道可变为多个,窦道闭合形成瘢痕。
- 腕关节圆形的软包块 腕关节圆形的软包块是腕关节异常的一种病变。腕关节圆形的软包块,特点是摸上去很软,且可以来回移动。
- 腕关节扭挫伤 当人跌倒以手着地时,腕关节是首先承受并向肢体近端传导外力的关节。因此,腕关节容易受到损伤,如损伤后治疗不当,可引起腕骨间关系改变,即所谓腕关节不稳定。
- 手腕长骨刺 手腕长骨刺是腕关节因应退化而自行补强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压迫到神经的话,其实不需过分担心,随着年龄增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长骨刺的情形。
腕关节结核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1.疼痛和压痛 初起时疼痛轻微,随着病变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当病变由单纯滑膜或骨结核发展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就很明显。单纯骨型结核压痛仅限于骨病灶的所在部位,滑膜结核和全关节结核则全关节周围都有压痛。
2.肿胀 由于腕关节周围软组织很少,肿胀容易被发现,在背侧更是如此。手指因活动减少,静脉回流受阻,常有轻度浮肿。
3.功能障碍 单纯骨结核的功能障碍轻,全关节结核则比较明显。如下尺桡关节被累及则前臂旋转功能受限。腕关节破坏严重者,因手指长期不敢活动,手指僵硬,如伸屈指肌腱被破坏,或发生粘连,则手指功能明显受限。
4.脓肿或窦道 脓肿常位于腕背侧或掌侧,可触及波动。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最初窦道是一个。发生混合感染后窦道可变为多个,窦道闭合形成瘢痕。
5.畸形 常见前臂旋前、腕下垂和手向尺偏或桡偏斜畸形。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X线检查所见,诊断不难。单纯滑膜结核X线片只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和局部骨质疏松。尺桡骨下端结核的X线片表现可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前者常有死骨形成,死骨吸收后形成空洞;而后者多见溶骨破坏。各腕骨和掌骨基底结核虽有中心型和边缘型,但容易侵入关节面变为全关节结核,而表现为腕骨稀疏。早期全关节结核尚见关节的边缘性破坏。晚期可见几个腕骨有明显破坏,血运被阻滞,形成死骨。开始时关节间隙加大,以后变窄或消失。由于X线检查阳性表现出现较晚,因此对有症状、体征及血细胞沉降率增快的病例应及早做CT或MRI检查,对可疑病例应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及石膏托固定2个月,如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应按腕关节结核处理并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