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骨科病

缺血性坏死应该做哪些检查?

本病的检查方法有:
1.X线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有时甚至不需要其他的影像学手段即可做出明确的诊断,经典的Ficat分期将其分为以下五期:0期 无任何临床表现,X线检查正常,骨扫描示摄入减少。 Ⅰ期 无或仅有轻微表现,X线检查正常,骨扫描示股骨头出现冷区,病理发现股骨头负重区梗死,活检可见大量死骨髓细胞、骨母细胞、成骨细胞。Ⅱ期临床表现轻微,X线检查出现股骨头密度变化(ⅡA期出现硬化或囊肿,股骨头轮廓正常;ⅡB期出现新月征),骨扫描示摄入增加,病理发现梗死区自发修复,活检可见坏死骨小梁间有新骨沉积。Ⅲ期 轻到中度临床表现,X线检查可见股骨头失去球形轮廓、塌陷,骨扫描示摄入增加,病理发现软骨下骨折,塌陷区坏死块碎裂,活检在骨折线两侧均可见骨小梁和骨髓细胞。Ⅳ期临床表现明显,X线检查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也有改变,骨扫描示摄入增加,病理发现骨关节炎改变,活检可见髋臼软骨也发生退行性改变。
股骨头的X线断层扫描对发现早期病变,特别是对新月征得检查有重要价值,因此对已有早期有股骨头缺血坏死者,可做X线断层检查。
2.CT检查:CT较X线片可以早期发现微小的病灶和鉴别是否有骨塌陷存在及其延伸的范围,从而为手术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信息。骨坏死早期,在股骨头内,初级压力骨小梁和初级张力骨小梁的内侧部分相结合形成一个明显的骨密度增强区,在轴位像上呈现为放射状的影像,称之为星状征,是早期骨坏死的诊断依据。晚期轴位CT扫描中可见中间或边缘的局限的环形的密度减低区。CT扫描所显示的三维图像,可为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程度提供较准确的资料。
3.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有效的非创伤性的早期诊断方法,它对骨坏死有明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CT更能早期发现病变,能区分正常的、坏死的骨质和骨髓,以及修复区带,T1和T2加权像中坏死的骨质与骨髓都有高信号强度,而关节软骨下骨质表现为黑暗的条纹,形成有波状或锯齿状图形。
4.骨的血流动力学检查:通常认为对于X线片表现正常或仅有轻度骨质疏松,临床无症状或有轻度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者,做骨的血流动力学检查可以帮助确诊有无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准确率达99%。
5.动脉造影:目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是供应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受到损害所致,动脉造影中所发现动脉的异常改变,可为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依据。
6.放射性核素扫描:该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灵敏度高、无痛苦、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大价值,特别是当X线检查尚无异常所见,而临床又高度怀疑有骨坏死之可能者作用更大。通常可比X线片早3-6个月。
7.病理组织检查:只限于手术病例,骨坏死的病理诊断依据是骨髓纤维化,脂肪细胞坏死,骨小梁坏死,还有一些修复所见,如微血管再生及肉芽组织。

缺血性坏死相关文章
缺血性坏死常用药品
  • 优维显

    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mgI/ml 可用于:— 计算机体层 (CT) 增强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 静脉尿路造影 — 四肢静脉造影 — 静脉造影 — 动脉造影 — 体腔造影 ( 如关节造影、子宫输卵造影、瘘道造影 ) ,但不能用于蛛网膜下腔造影、脑室造影或脑池造影。

  • 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

    1 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2 由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本品可用于辅助性对症治疗;3 也可用于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 安替可胶囊

    软坚散结、解毒定痛、养血活血。用于食管癌瘀毒证,与放疗合用可增强对食管癌的疗效;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瘀毒证,对不宜手术、放化疗者有一定抑制肿瘤增长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用于中晚期胃癌(瘀毒证)的化疗辅助治疗配合5-FU-DDP方案(5-FU、MMC、DDP),可改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

  • 双嘧达莫注射液

    诊断心肌缺血的药物实验。

  • 紫龙金片

    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理气化瘀。用于气血两虚证原发性肺癌化疗者,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昏眼花,食欲不振,气短自汗,咳嗽、疼痛。

  • 双虎清肝颗粒

    清热利湿、化痰宽中、理气活血。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胃脘痞闷、口干不欲饮、恶心厌油、食少纳差、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或身目发黄、舌质暗、边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或弦数者,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