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斜角肌综合征相关症状
- 身痛 疼痛的部位分类广义上讲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心因痛三大类。然而多处疼痛一般系指四肢与躯干多部位具有躯体痛症状。这种分部广泛,程度不一,性质不一的疼痛也称作一身痛。诉有多处疼痛者,多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但是局部的病变也不应当忽略,
- 肩胛带的肌肉不发达 肩胛带的肌肉不发达是前斜角肌综合症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 颈部缺血性跳痛 其疼痛为缺血性跳痛,起病可以是骤然的,伴有酸痛与不适,开始于颈部放射到手与手指,以麻木及麻刺感明显,疼痛的部位没有明确的界限,颈椎的活动可使疼痛加重,颈部伸直时使斜角肌间隙变小因而加重疼痛,颈部屈曲能使斜角肌间隙加大,疼痛可得以缓解,牵引患肢使肩胛下降则可使症状加重。 颈部缺血性跳痛是前斜角肌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前斜角肌位于颈椎外侧的深部,起于颈椎3~6横突的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内缘斜角肌结节。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前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并上提第一肋,导致斜角肌间隙狭窄,卡压穿行其间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患。
前斜角肌综合征早期症状有哪些?
前斜角肌症状生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病人一般呈现下垂肩与肩胛带的肌肉不发达。其症状则因受压的组织而有所不同。
1.锁骨下动脉受压
其疼痛为缺血性跳痛,起病可以是骤然的,伴有酸痛与不适。开始于颈部放射到手与手指,以麻木及麻刺感明显,疼痛的部位没有明确的界限。颈椎的活动可使疼痛加重,颈部伸直时使斜角肌间隙变小因而加重疼痛,颈部屈曲能使斜角肌间隙加大,疼痛可得以缓解。牵引患肢使肩胛下降则可使症状加重。
2.臂丛神经受压
这种情况发生于长期的病变,臂丛的下干受压,为锐性疼痛并向前臂内侧以及4、5手指放射。
3.锁骨下动脉与臂丛神经同时受压
这种情况与颈肋的症状相同。 病人常用手支撑头部,使之向患侧倾斜,借此缓解前斜角肌的张力。在锁骨上窝可扪及前斜角肌紧张、压痛。压迫肌肉引出重压痛与放射痛,颈部伸直加重疼痛。有时手部出现过敏与寒凉、运动障碍及反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