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后神经损伤常用药品
- 萘普生钠片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缓解各种轻度至中等度的疼痛,如拔牙及其他手术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及头痛等。也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型关节炎(Juvenile arthritis)、肌腱炎、滑囊炎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于关节炎的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均有缓解症状的作用。与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比较,症状缓解的效应相仿,但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较低。
- 五味麝香丸消炎,止痛,祛风。用于扁桃体炎,咽峡炎,流行性感冒,炭疽病,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胃痛,牙痛。
- 痹痛宁胶囊祛风除湿,消肿定痛。用于寒湿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筋骨无力、筋骨关节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遇寒加重者;骨质疏松、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四肢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等症。
- 二十五味珊瑚丸开窍、通络、止痛。用于“白脉病”、神志不清,身体麻木、头晕目眩、脑部疼痛、血压不调,头痛,癫痫及各种神经性疼痛。
- 七叶莲片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各种疼痛,风湿痹痛,神经痛,胃疼,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 消炎镇痛膏消炎镇痛。用于神经痛,风湿痛,肩痛,扭伤,关节痛,肌肉疼痛。
- 伤湿祛痛膏祛风湿、止痛。用于头痛,风湿痛,神经痛,扭伤及肌肉酸痛。
- 散风活络丸(浓缩丸)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行步艰难
- 金玛神消炎镇痛膏消炎镇痛。用于神经痛、风湿痛、肩痛、扭伤、关节痛、肌肉疼痛等。
- 同仁大活络丸祛风,舒筋,活络,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 七十味珍珠丸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用于“黑白脉病”、“龙血”不调;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
- 三七伤药片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瘀阻,关节痹痛;急慢性扭挫伤,神经痛见上述证候者。
胫后神经损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根据损伤情况,做神经松解、减压或缝合术,一般效果较好。足底感觉很重要,即使有部分恢复亦有助于改进足的功能和防治溃疡。胫神经的显露如下。
1.腘窝部胫神经的显露(图1) 俯卧。手术步骤如下。
(1)切口:稍呈S形,由腘窝内上方(半腱肌、半膜肌处)向下,沿腘窝皮肤皱纹转向外下,至腘窝外下方腓肠肌外侧头处,再向下(图1A)。
(2)稍游离皮肤后向两侧牵开,于小隐静脉汇入腘静脉处纵行切开深筋膜,必要时结扎小隐静脉。在切口上部沿股二头肌与半腱肌、半膜肌之间分开,在下部沿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分开,分别向两侧牵开。腓总神经沿股二头肌后缘下行,应妥善保护。胫神经较表浅,位于静脉外后侧。腘动脉较深,位于静脉前内侧。向外牵开腘静脉及胫神经后,即可显露腘动脉(图1B)。
2.小腿部胫神经的显露(图2) 仰卧,患肢外旋位。手术步骤如下。
(1)切口:以患部为中心,沿腓肠肌内缘纵行切开,视需要可向上下延长(图2A)。
(2)将切口前侧的大隐静脉及隐神经一并向前牵开,沿腓肠肌内缘切开致密的深筋膜。向后牵开腓肠肌,显露深面的比目鱼肌后,再沿其内缘切开。向后牵开比目鱼肌与腓肠肌,显露血管神经束。胫后动脉在内侧,胫后静脉紧贴动脉深面,胫神经在动脉外侧。小心剪开血管神经鞘,分离显露胫后神经(图2B)。
(二)预后
弹伤及完全损伤恢复差,不完全损伤治疗后恢复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