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常用药品
- 枢芬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 巴氯芬片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1、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 丹郁骨康丸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肾健骨。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蚀)的瘀阻脉络证,证见: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跛行,舌红或有瘀斑,脉弦涩等。
- 盐酸羟嗪片1、治疗神经症的焦虑、紧张、激动等症状。2、治疗躯体疾病的焦虑紧张症状。
- 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用于癫痫与神经官能症等。
- 米格来宁片中枢抑制药,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具有镇静作用,用于神经衰弱及癫痫等。
- 乙酰天麻素片镇静助眠类药品。镇静、安眠、镇痛。用于因焦虑、紧张、激动及慢性疲劳等引起的失眠、神经衰弱、头痛、偏头痛。
- 天麻素胶囊用于神经衰弱、镇静助眠、头痛、偏头痛等症。
- 谷维素片用于镇静助眠,如神经官能症、月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的辅助治疗。
- 颈肩腰痛贴恶心与呕吐、瘫痪、感觉障碍、头痛、眩晕、晕厥、昏迷、心悸
- 天麻素片 用于神衰、神衰综合征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症(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枕骨大神经痛等)。
脊髓空洞症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一般治疗采用神经营养药物,过去曾试用放射治疗,但疗效皆不确切。鉴于本病为缓慢进展性,以及常合并环枕部畸形及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而且这些又被认为与病因有关,因此在明确诊断后应采取手术治疗。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统一的手术方式。手术的效果仍需要通过较大量病例的实践与较长时期的观察。手术的理论依据是:①进行颅颈交界区域减压,处理该部位可能存在的畸形和其他病理因素,消除病因,预防病变发展与恶化;②做空洞切开分流术,使空洞缩小,解除内在压迫因素,以缓解症状。
1.颅后窝、颅颈交界区减压术 按常规颅后窝减压术方式进行,包括切除部分枕骨和上颈椎椎板,将硬膜广泛敞开,分离粘连,着重于解除枕骨大孔区之小脑扁桃体下疝、蛛网膜粘连,使第四脑室中孔脑脊液流出畅通。对脊髓空洞症有较好的效果。如发现有肿瘤、囊肿等病理因素,需一并作处理。
2.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 行枕、颈切开术,将硬脊膜切开,探查空洞部位之脊髓,一般情况下可发现脊髓膨隆。于脊髓最膨隆处的背侧中线、沿后正中裂选择一无血管区,纵形切开脊髓,到达空洞腔。显露脊髓空洞,然后切开空洞并排放液体,于切开处向囊腔内放置一片硅胶膜,以丝线缝合于硬脊膜的边缘作为持续引流的引物,可改善症状。
3.脊髓空洞转流术 按颅颈术式打开枕颈区,于空洞内放置一条细硅胶管,作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引流术;或将导管送至小脑延髓池或桥池作分流术,对解除脊髓空洞症状有较好效果。
其他治疗包括维生素B族、血管扩张剂、神经细胞代谢功能活化剂等,均可应用。尚可根据病情采用体疗、理疗、针刺疗法,以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二)预后
本病进展缓慢,常可迁延数十年之久。手术近期疗效明显,但手术亦非根治性手术,应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通过MRI定期观察空洞及脊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