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氯唑沙宗片本品适用于各种急性、慢性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扭伤、挫伤,运动后肌肉酸痛、肌肉劳损所引起的疼痛、由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以及慢性筋膜炎等。
- 尼美舒利凝胶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 复方三七胶囊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肿痛。
- 伤湿止痛膏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痛,关节、肌肉痛,扭伤。
- 双虎肿痛宁喷雾剂化瘀行气,消肿止痛,舒筋活络,驱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摔伤,风湿关节痛等。
- 跌打扭伤灵酊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用于跌打扭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痛。
- 消炎镇痛膏消炎镇痛。用于神经痛,风湿痛,肩痛,扭伤,关节痛,肌肉疼痛。
- 金玛神消炎镇痛膏消炎镇痛。用于神经痛、风湿痛、肩痛、扭伤、关节痛、肌肉疼痛等。
- 腰疼丸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用于闪跌扭伤与急性劳损等腰痛。
- 精制狗皮膏舒筋、活血、散寒、止痛。用于筋骨痛,急性挫伤,扭伤,风湿痛,关节痛,胁痛,肌肉酸痛等症。
- 正红花油活血驱风,舒筋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蚊虫叮咬。
- 麝香镇痛膏散寒,活血,镇痛。用于风湿关节痛,关节扭伤。
- 独一味胶囊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等。
- 伤痛宁膏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急性软组织损伤。
- 壮骨麝香止痛膏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肌肉痛、扭伤。
急性腰背部扭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腰背部制动 局部制动是任何创伤组织修复的基本条件。腰背部肌腹或附着点处的撕裂范围一般较大,因此更需要局部制动,以有利于损伤组织获得正常愈合。否则,过多的活动不仅延长病程,且易转入慢性腰痛(腰部慢性纤维织炎)而使治疗复杂化。
对严重损伤者,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2~3 周,原则上不应少于7~10 天,而后行石膏腰围(下背部扭伤时石膏范围应上移)固定3~4 周,并在不增加患侧拉力情况下适当活动。中度扭伤者除可采用卧床休息外亦可选用石膏制动的方式,这对需坚持工作而难以卧床休息的患者更容易接受。石膏固定一般持续3~4 周。对病情较轻者,休息数天后,再带一般腰围、胸背支架或简易腰围起床活动即可。手法推拿及各种促使腰部活动的疗法,对早期及损伤严重者不适用,以免延长病程或转入慢性。
2.活血化瘀 各种促进局部血循环及清除创伤代谢产物淤积的疗法均有一定疗效,临床上常用的有:
(1)理疗:可根据病情选用超声波、高频电疗、离子透入、电动按摩及红外线照射等。
(2)药物:可口服复方丹参片、云南白药、活络丹、三七粉及红花等,亦可选用各种药物外敷,包括各种跌打损伤膏药、坎离砂(风寒砂)及药酒等,上述诸药均具有一定作用。
(3)针灸:以灸阿是穴方便易行,且有一定疗效。此外,尚可选用肾俞、殷门、承山、足三里及合谷等穴位。
(4)局部按摩:以轻手法为宜,用重手法可加重损伤,不宜选用。此种疗法主要用于后期病例。
(5)硬膜外药物注射:在腰骶段硬膜外注入少量皮质激素和适量麻醉药可改善受损局部肌肉组织的痉挛状态,有利于改善血循环。但实施时应注意安全,原则上由麻醉师操作。对椎管内有病变者,不宜采用。
3.封闭疗法 对急性扭伤时,疼痛剧烈伴有肌肉痉挛者,可采用0.5%普鲁卡因20ml 在痛点处行封闭。其深度视个体胖瘦、压痛点深浅及解剖特点而定,切勿过深,并按常规在推药前先行回抽,证明无血液回流时方可注射。每间隔1~2 天封闭1 次,4~5 次为1 疗程。一般勿需另加其他药物。
4.康复期功能锻炼 约3~4 周后损伤处即逐渐愈合,可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以求及早恢复肌力。早期锻炼不宜过多,先从静止状态下肌肉自主收缩开始,无明显疼痛后再增加活动量。
5.对症处理 视病情需要可给予止痛、镇静及物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