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叶红1.佝偻病和软骨病。2.肾性骨病。3.骨质疏松症。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 立庆1.佝偻病和软骨病。2.肾性骨病。3.骨质疏松症。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 龙牡壮骨颗粒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 牡蛎碳酸钙颗粒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以及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老年人钙的补充。
-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暂无相关信息
- 参芪鱼肝油凝胶用于防治维生素A、D缺乏症,如夜盲症、佝偻病等。
- 骨刺丸祛风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 益肾蠲痹丸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用于证见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 散寒活络丸 迫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行步困难等。
佝偻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佝偻病的特别预防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
磷比例适当的婴儿辅助食品。
2、多晒太阳,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在一小时以上,并多暴露皮肤。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了季节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800国际单位。
具体的常规预防如下:
胎儿期
1. 孕妇要多晒太阳和多户外活动
2. 孕妇要多喝牛奶
3. 孕妇在孕期的5个月以后,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钙(500毫克左右,相当于金箍棒钙片6粒左右)
4. 于妊娠中、晚期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但是很多妇产科医生认为维生素D对胎儿的安全性还不是很确定,所以很少给孕妇开维生素D。
婴儿期
(一岁以内)
这个时期是重点
1. 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第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最有效。
2. 从满月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方案》的建议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鱼肝油要每天吃,一直坚持到1岁半左右。
3. 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妈妈要补充适量的钙剂、鱼肝油和多晒太阳。
4. 6个月以后要每天补充适量的钙剂。
5. 多喝奶。
晒太阳和户外活动是有一定区别的。户外活动不一定等于晒太阳。
晒太阳是指肤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而且,每天照射的时间0.5~1小时。
冬天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部位为脸、小手和小脚、屁股等。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把握照射的时间和方式。
补钙的量
6~12个月:每天100毫克
12~24个月:每天150~200毫克
2岁以后:每天250毫克
建议的奶量
4个月以内:全部吃奶
4~6个月:每天1~2次辅食,其他吃奶
6~8个月:600~800毫升
9~12个月:800毫升以上
1岁以上:600毫升左右
2岁以上:500毫升左右
幼儿期
(1~3岁)
1. 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第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最有效。
2. 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1岁~1岁半,每天一粒鱼肝油,《方案》的建议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1岁半以后,如果经常晒不到太阳,也要经常补充鱼肝油,可以每周3~5粒鱼肝油。
3. 要每天补充适量的钙剂。
4. 多喝奶。(每天500~6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