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骨科病
跟骨骨折相关症状
  • 脚后跟长骨刺 脚后跟长骨刺指脚后跟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
  • 足部肿胀压痛 跟骨骨折患者足跟可极度肿胀,踝后沟变浅,整个后足部肿胀压痛。
  • 舌型骨折 跟骨骨折的舌型(tongue type)骨折:多系垂直暴力所致。
  • 足跟淤血 跟骨骨折的典型症状为足跟淤血。
  • 发烧 发烧(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precptic anterior hepothalamus,POAH),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热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昏迷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消瘦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昏迷、呼吸困难、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腹泻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 脚外侧疼 脚外侧疼指在脚踝外侧持续疼痛,走路的时候就很疼,脚踝转动到某一个方向的时候,按压脚外侧中点处很疼,其他方向按压不疼。
  • 身痛 疼痛的部位分类广义上讲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心因痛三大类。然而多处疼痛一般系指四肢与躯干多部位具有躯体痛症状。这种分部广泛,程度不一,性质不一的疼痛也称作一身痛。诉有多处疼痛者,多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但是局部的病变也不应当忽略,
  • 足趾伸屈时足部疼痛 足舟骨骨折症状足趾伸屈时足部疼痛明显。由足舟骨、楔骨和骰骨所参与构成的中跗关节,又称之跗横关节,易因外伤而引起脱位。上述骨骼单纯骨折者虽非多发,但亦非罕见。在全身骨折中约占0.3%,仍应引起注意。
  • 足趾屈曲挛缩 足趾屈曲挛缩导致足部严重肿胀的外伤,如软组织捻挫伤、跟骨及跖骨骨折等均可引起足内在肌缺血坏死,继之则出现特有的足趾畸形。
显示全部症状

跟骨骨折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症状表现:
本病患者主要有以下的表现:
1.外伤后、足跟疼痛、不利站立、行走。
2.局部肿胀、压痛、畸形、或摸到骨擦音。
依典型的外伤史、足跟疼痛及压痛、足跟淤血、宽而扁的畸形以及跟骨向外倾斜呈外翻、外踝下方正常凹陷消失等,不难作出骨折判断。X线片主要是标准侧位及轴位片,摄轴位片时X线球管应与足纵轴线呈40°角投照,侧位片上从跟骨的前关节突到后关节面画一线,再自后关节面到跟骨结节画一线,两线交角称跟骨结节画一线,两线交角称跟骨结节角(Böhler角),正常为20°~40°(图1)。

 
一般分为以下2型:
1.关节外型 指不波及跟距关节的骨折,包括:
(1)跟骨后结节骨折(图2):又有纵形骨折、横形骨折及撕脱性骨折之分。

 
(2)跟骨前结节骨折(图3):如图所示,其骨折线穿过跟骨前结节。

 
(3)载距突骨折(图4):表现为跟骨之载距突呈断裂状,多伴有移位。

 
(4)结节前方近跟距关节之骨折(图5):实际上此处已波及关节,在处理上应注意。

 
2.关节型骨折 视其形态及受损程度等又可分为以下4型(图6):

 
(1)舌型(tongue type)骨折:多系垂直暴力所致。
(2)压缩型(depression type)骨折:亦因纵向垂直外力所引起。
(3)残株型(stump type)骨折:即波及距骰及跟距关节的纵(斜)向骨折。
(4)粉碎型(crush type)骨折:多由强烈的压缩暴力所致。
二、诊断:
患者足跟可极度肿胀,踝后沟变浅,整个后足部肿胀压痛,易被误诊为扭伤。 X 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应拍跟骨轴位像,以确定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此外,跟骨属海绵质骨,压缩后常无清晰的骨折线,有时不易分辨,常须依据骨的外形改变,结节 - 关节角的测量,来分析骨折的严重程度。仅个别病例需CT扫描或MRI检查。

跟骨骨折相关文章
跟骨骨折常用药品
  • 盐酸曲马多片

    用于癌症疼痛,骨折或术后疼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

  • 泰德洛

    用于癌症疼痛、骨折或术后疼痛等各种中度至重度疼痛。

  • 骨折挫伤胶囊

    舒筋活络,接骨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消肿散瘀,扭腰岔气等症。

  • 维力通

    活血消痛。用于手术后,软组织、关节及腰挫伤,小骨骨折,外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疼痛。

  • 安度芬

    本品为中等强度镇痛药.适用于各种手术后疼痛、骨折、中度癌症疼痛、 骨关节疼痛、牙痛、头痛、神经痛、全身痛、软组织损伤及痛经等。

  • 琪和

    用于各种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的关节痛、肿以及各种疼痛,如痛经、牙痛、手术后痛、癌性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