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炎综合征(neonatal hepatitis syndrome)为起病于新生儿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持续的黄疸、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阻塞性黄疸、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由于病因较多,对每一病例的确切原因难以确定,故常称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多核巨细胞形成。
新生儿肝炎最主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除乙型肝炎病毒之外,其他多种病毒均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使肝脏受累,同时也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还可由多种细菌感染而致病。此外,一部分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的肝脏病变、肝内外的胆道闭锁及胆汁粘稠综合症所致的肝脏损害等,也均属于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范围。
黄疸是新生儿肝炎综合症突出的表现,起病缓慢,常于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黄疸较严重并持续不退。伴吃奶不好、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体重不增、大便浅黄或灰白色,检查常可发现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等。
新生儿肝炎表现又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殊的症状?
- 病因新生儿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 症状新生儿肝炎有什么表现?
- 保健新生儿肝炎吃什么好?
- 护理新生儿肝炎的危害,注意事项?
- 治疗新生儿肝炎怎么办?怎么治疗?
- 检查新生儿肝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 鉴别新生儿肝炎如何鉴别
- 并发症新生儿肝炎合并症状